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畲族老人昔日抗美援朝英勇杀敌今朝回乡行医服务村民

说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老人很是兴奋。本报记者张涛摄 

     听说东源漳溪畲族老人蓝裕利年过八十还能上山采草药,前日上午,记者在漳溪上蓝村,见到了蓝裕利。记者眼前的老人虽已是耄耋之年,依然腰挺背直,耳聪目明,讲起话来思路明白,条理清晰,声若洪钟,一点也不显老态。

      泥腿子拿起枪杆子

      蓝裕利虽识字不多,但年轻时手脚勤快,也很能干,种田、捕鱼、打猎、磨豆腐,样样在行,时常夏天下田捉黄鳝,下河捕鱼,冬天上山打獐子。

      1950 年,他入伍参军。他记得,当年包括他在内,全乡就有近十个报名参军。1950 年,他跟随 38 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历时三年的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畲家人的打猎经验在战场上派上了用场,由于他枪法好,一打一个准,不出一个月就升为排长,半年后就升为侦察连连长。当上连长后,他经常带着侦察连的战士穿插作战,又辛苦,又危险,他形容那真是在敌人鼻子尖上“跳舞”。我军的穿插作战,经常让美军防不胜防。

      1952 年春天,38 军攻打一座敌军占领的山头,但摸不清敌军的情况,营部便派了他带领侦察连去 “抓舌头”。他背着步话机,就出发了。刚到敌军盘踞的山下,就遇到敌人炮火袭击,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大家便藏在屯兵洞里。他要向部队发送情报,但是屯兵洞太矮了,步话机的天线拉不高,他就冒着生命危险爬到洞口,将天线支到洞外发报。最后,他带领战士们冲上山顶,抓住了一个敌军官。

      这时,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营里下令回撤,这时大家才发现,上山不容易,下山更难。山上结了冰,地面特别滑,根本踩不稳。他机智地脱下衣服垫在屁股下面滑下山去。回到营地,他洗脸时发现,自己腋下的衣服上有两个洞。

      村民的义务医生

      他出身于畲医世家,少年时候跟父辈学了几招医术,没想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上派上了用场。有些战士受伤了,他就地采集一些草药敷上,效果还蛮好的,一些战士避免了伤口被感染,命保住了。

      没想到,这些经历让他与畲医结上了缘。1953 年,他回到漳溪,耕田种地的同时,钻研了畲医。时间久了,蓝老也掌握了一手“望闻问切”的绝活,为村民们免费看病也成了他的“分内事”。有时候,他还经常一个人出去采集中草药。多年的采药经历,也练出了一副好身板,凭借一条绳子,一个人上山,一个人下山,从来也不需要帮手。

      现在已是八十有二,蓝老的兴趣依然不减当年。老人说,畲家人人都是畲医,人人都会看病。但是,畲医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他想趁着有生之年,把畲家人看病治病的一些偏方记下来,流传后世。他目前已收集了不少畲家治病的偏方。

      本报记者张涛通讯员张贤亮






上一篇:白炽灯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下一篇:假小子谢可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