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昔为皇室贡品 今入百姓人家 紫娟茶将亮相市农博会

紫娟茶泡开后茶水为淡紫色,独具花香味。(资料图片)

     本报讯(见习记者 周秦)本月 23 日,第23 届“世客会”指定用茶 “紫娟茶”将亮相市第二届农博会。记者获悉,自第23 届“世客会”后,“紫娟茶”已得到广大商家及消费者的认可。

      “紫娟茶”,因种茶的嫩叶呈天然紫色而得名,叶表光滑,脉络清晰可见。枝叶向阳生长,其势挺拔,宛如一簇紫色的花。泡开后茶水为淡紫色,有独特花香味。“茶王”陆羽在《茶经》记载到“茶者,紫为上”。其分布范围仅限两地,除云南省佤山有少量发现外,其余基本出自我市涧头镇。紫娟茶制作工艺特别,但凡茶叶,都有采摘、杀青、翻炒或烘干等工序,但紫娟茶一反常态,采摘后全靠自然晾干。看似没有制作工艺的紫娟茶,经自然晾干后,不但没有破坏茶叶所含叶绿素,隔夜还可以放心饮用,而且“连续泡水20 次后,嚼起来仍不失口感”。

      河源紫娟茶长在万绿湖深处、海拔1000 多米、昼夜温差达14℃ 的石坪山顶。那里终年云雾笼罩,方圆百里无污染,周边农民有世代种茶的风俗。据传,紫娟原系武夷山物种,曾为皇家贡品。紫娟茶所含花青素是茶中之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后宫妃子常用来驻颜、沐浴。700 多年前,一位守茶人携茶种出逃。他辗转至河源涧头,从此隐姓埋名开山种茶。此后改朝换代,供皇室享用的紫鹃茶消失。紫鹃茶艺发明人、河源市石坪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广清说:“早些年,华南农大茶叶专家曹教授来河源考察发现了几株。”

      由此,紫娟茶开始受到重视。童广清透露,紫鹃茶制作工艺是去年9 月份发现的,目前产量并不高。“我的万亩茶园,紫鹃种植不过几十亩,产量少价格偏高,很多市民都没听过。去年全市茶叶消费90%来自外地。”童广清透露,涧头镇有3000 户农民依靠当地的茶园实现就业,6 年间收入增了10 倍。今后,这些茶园将扩大紫鹃的种植面积,这样一来,市民不仅能喝得起紫鹃茶,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业。






上一篇:6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为释放内心压力戴面具骑车
下一篇:龙川一对同患癌症父子互相退让救命钱感动众人获救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