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实施 市民买蜂蜜有“指引”

超市里销售的蜂蜜各式各样,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优劣。 

     俗话说:“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晚上喝蜂蜜,可以补充人体水分,防止秋燥。入秋后,市场上的蜂蜜开始热销。但怎样才能买到真正的好蜂蜜,很多市民并不清楚。近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正式实施,给市民提供了指导。

“蜂蜜制品”不是纯蜂蜜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由卫生部制定,从10 月20 日起正式实施。相比起2003 年及2005 年出台的标准,新国标增加了蜂蜜的定义:“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根据这一定义,凡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的,都只能称为“蜂蜜制品”,若仍标“蜂蜜”的,就是假冒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女人蜂蜜”、“儿童蜂蜜”等都是经过调配的“蜂蜜制品”,消费者选购时应注意区别。

      旧标准仅规定蜂蜜不得含有来源于蜜源植物的有毒物质,比较含糊,不容易操作。新国标强调,蜂蜜不得来源于雷公藤、博落回、狼毒等有毒蜜源植物,明确了主要的有毒蜜源植物品种名称。除此之外,新国标还新增规定100 克蜂蜜中至少应含有60 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树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 克/100 克,其他蜂蜜则应小于或等于5 克/100 克;蜂蜜中的嗜渗酵母计数不得超过200CFU/g…… 新国标对蜂蜜产品的要求变得更严格。

目前市场蜂蜜难达标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超市,见到在售的主要有枇杷蜜、桂花蜜及紫云英蜜等,绝大多数蜂蜜都是7 月份或以前生产的“老产品”,执行的仍是GB18796-2005 标准。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这与蜂蜜的生产周期有关,待冬蜜采集完后,执行新国标的产品才会大范围上架。

      记者发现新国标中涉及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很难在大多数蜂蜜产品的外包装上看到,消费者单凭标签很难区分蜂蜜的好坏。随机接受采访的5 位消费者也均表示自己不会分辨蜂蜜的真假及好坏,且他们都不知道国家出台了新标准。“一分钱一分货,贵的应该好一点吧。”家住广晟百货附近的曾女士说。

      在超市、商店中如何选购到好的蜂蜜?一位在东源县双江镇养了十几年蜜蜂的蜂农黄伯告诉记者,正宗的蜂蜜会“挂壁”,即在摇动时颤动很小,停止摇动后蜂蜜会挂在瓶壁上,流动得很慢。今年,我市一些散卖的普通夏蜜为10 元/斤左右,好的更贵些;冬蜜预计要在15 元左右;在超市、商店出售的蜂蜜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等程序,如价钱比散卖的便宜许多,那就有可能是劣质甚至是假冒的。优质蜂蜜一般都经过浓缩,如果将密封好的蜂蜜倒置,发现有很多气泡迅速冒起,就是不好的。另外,如果允许的话,用牙签搅起一些蜂蜜向外拉伸,真蜜通常可以拉出细而透亮的“蜜丝”。

用糖喂养行为将抑制

      蜜蜂在我市被广泛养殖,东源县更是“中华蜜蜂之乡”,新国标会给我市蜂蜜养殖业带来什么影响呢?广东聚康源蜂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万绿湖、新丰江水库库区设有蜜蜂养殖基地,是一家从事蜂蜜生产加工的企业。其总经理柳泽水说,新国标的出台对蜂蜜生产及加工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新增了嗜渗酵母计数,若生产加工的卫生条件稍微差一点,蜂蜜就达不了标;而对果糖、蔗糖含量等的理化标准可以限制不法生产商在蜂蜜中掺加大比例其他糖类成分,一些蜂农用糖喂养蜜蜂的行为也将得到抑制。

      新国标出台后,会不会导致蜂蜜原料收购价的上涨?柳泽水表示,“会有些影响”,但决定蜂蜜原料收购价的主要因素在于收成和蜂场规模。

     本报记者 黄晓晴






上一篇:百余名优秀外来工昨踏上“河源文化景观游”之旅
下一篇:紫金首支企业专职消防队成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