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审判救了迷途少年 源城区法院设立少年法庭以来挽救了多名在校学生
本报讯(记者 黄仕忠 通讯员 李文苑)“感谢少年法庭进行的圆桌审判,让我有了就读大学的机会……”日前,源城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何勇军收到在北方一所大学读书的大学生刘某的来信。他看完信后,心中十分欣慰,“迷途的羔羊”终于有了正确的方向。
收到这样的信,何勇军不是第一次。源城区法院自2006 年设立少年法庭以来,每年都收到不少这样的信。这次来信的刘某就是得益于少年法庭的帮助,让他有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并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对于刘某的情况,何勇军还是记忆犹新。去年3 月,刘某因一时冲动,进入他人房中盗窃物品,案发时,他离高考只有3 个月时间。案件到了何勇军手上后,他再次想起圆桌审判,毕竟高考对于一个学生的命运尤为重要,可否通过圆桌审判尽量让初犯的刘某有高考的机会?何勇军便和同事到刘某所在学校详细了解他平时的品行,当得到老师及同学对刘某的好评后,何勇军更加倾向让温情感化刘某。在温馨的审判氛围中,被告人刘某把法官当亲人,脸上有了笑容,眼里充满信任。通过法庭陈述,刘某真诚地忏悔。少年法庭最终终结此案,刘某很快就回到校园复习备考。
刘某回到学校后,何勇军并没有忘记他,有时从老师那了解刘某的学习情况,或从其家长那打听刘某的表现。在高考前,何勇军先后3 次了解刘某回校后的情况,得到的答案均是刘某表现良好,学习认真。当高考成绩出来后,何勇军便打听到刘某考取了北方一所大学,这下,他的心才开始完全放下。何勇军说,法院不断收到刘某这些“迷途的羔羊”的来信,更加认识到了搞好少年法庭圆桌审判法的重要性。
据介绍,源城区法院自2006 年设立少年法庭以来,针对未成年被告人心理不健全、生理不成熟、可塑性强、自控力差的特点,把教育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始终,重点探索实施心理辅导法、圆桌审判法、亲情感化法、对比法、和谐法、通俗易懂法、规范语言法、惩救结合法等8 种方法,用以启发、疏导、挽救犯罪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 年至今,源城法院共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1 宗,196 人,其中适用缓刑49 人,占25%;未成年在校生犯罪12 人,适用缓刑8 人,占 66.7%。源城区在校生犯罪率近年来是逐年下降,今年到目前为止,少年法庭上更是没有一名被告是在校学生。
上一篇:我是小潮男
下一篇:驾车撞倒人后抛弃受害者致死 潜逃十年后落入法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