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地理教材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像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释疑,图文结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质。因此,对图像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鉴于此,我就多年的地理教学生涯中对图片的教学与应用作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作一下总结,以与大家共享。
一、重视地图
“地图是负载地理知识之舟”。这是由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地图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重视利用地理图像。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图像,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描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文字表述更为精简。既重视地理知识的表述,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很多以前用文字直接叙述由老师直接讲授后宣读的地理知识更多的负载于图片上。老教材的黑白图片均换化成色彩斑斓的彩图,增强学生读图兴趣,增加更多的活动内容,以此更好地引导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不良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责是交给学生查阅地理图表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发展阅图读图、分析地图、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
二、课堂上运用地图
我们知道地图具有一览性、地理方位性、抽象概括性和几何精确性等特点以及信息传输、信息负载、图形模拟、图形认识等基本功能,它不仅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可以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质量特征和数量差异、地理原理和地理成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等信息。怎么阅读地理?一看图表标题,图表标题能指明此图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与老教材相比较,新教材更突出了从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图片分散到各章节中,且图片大量增加,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图片,不然有可能会造成张冠李戴的局面。二看图表图例、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三看图表内容,看时要细、要详。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地理热点对图表进行分解,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地理信息,并适当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 “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三、练习、作业上用地图
俗话说:“地理知识在地图上生根,开花和结果”。地理课堂上的练习,也应充分利用地图,用好地图,用活地图,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学生学习方式要产生转变,由被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地理教学改变的攻艰任务。而要转变这种教学方法,在练习,作业中用地图使学生亲密接触地图,用地图表达地理成果,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课堂简单讲授内容后,不布置作业、或少布置作业,即使布置作业也是如下几种情况:①在课本上画红线,把要点画出来叫学生背,如小学教学方法一样;②在黑板上写上一两道简单的回答题叫学生做,这类问答题与地图脱节的,如政治、历史问答一般。③ 叫学生读课文,把通篇课文读下去。这样的练习、作业,学生不用怎么动脑筋,很快完成,老师批改也很快、很轻松,但是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不起来,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好。
在练习、作业上用地图,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学习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定位时,课前在教室墙壁上贴上绘有经纬网的世界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学生熟知的著名城市,重大事件发生地和国际热点地方,如神州八号发射地酒泉,日本福山核电站,利比亚等地,并在图边附上这些地点的经纬网定点示意图。要求学生说出这几个地方的经纬度,由于学生对这些地方的事件十分感兴趣,因此,他们就会仔细观察地图查地点,很快就回答问题,并自主探究与此有关的地理事件,老师是顺水推舟,把问题引向深入。其次能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 “能学”。在实际地理教学中,有的地理教师认为自己讲不深、讲不透,学生就学不会,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实际上,较多的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而且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好能让学生力所能及的填图、拼图题型,既能使学生较快的完成且能加深地理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有成就感,感到“能学”,树立自信心。最后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坚持学。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教师除了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坚强毅力;另外地理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身边地理,布置作业时灵活使用地图、充分体会到地理学的价值,增强坚持学的信心和决心。
地理课堂上的练习,也应充分利用地图,如: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后,叫学生在空白的地图上填注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等等。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作业中读图、填图、图表分析成为问题设置的主要形式。因此,布置作业时是离不开地图、图表的运用,考试时也多出现读图、图表分析的题型。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中一刻也离不开地图,用好,用活地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更快感知地理知识,能使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能使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上一篇: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高中音乐教育视唱练耳中的音准训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