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记叙的要素与细节

     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 的说法。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初中《语文》第一册《一面》一文记叙了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表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爱护。文章的六要素是:时间: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地点:内山书店。人物:“我”——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起因:等着接班,到书店躲雨。经过:与鲁迅先生会面、交谈及“我”买书的过程。结果:接受了鲁迅先生的赠书,永远牢记鲁迅的精神。此文六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而且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代、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六个要素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应交代得简洁明确,而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则应尽可能细致具体、生动。《一面》中,出于不同的心情和观察条件,三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各有不同,又特点突出,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与性格。文中写“我”想买书又钱不够时,写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极为细腻生动地刻画出 “我”的急切、窘迫、羞愧、感激等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有些文章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免得使文章内容繁琐、芜杂。

      写作文时要注意细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细节往往是指某些琐碎细小的事情,而在文学作品中则是指那些能够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作家韩映山把细节比作“生活的浪花”,他的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细节这个概念:整个童年生活是很丰富的,是充满战斗色彩的。所以,构思时,一幕幕童年的生活画面,就像活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眼前。于是我打破了原来的故事框子,让我童年熟悉的小伙伴,带着生活的泥土,带着浑身的水汽,带着满脑袋高粱花儿,带着故乡的生活话语,跟我一起,活动在“绿苇丛中”。我们在书中,又开始了“打水仗”、“送情报”、“捉野鸭”、“放鱼鹰”、“赶集”、“摸鱼”……一连串的生活的浪花,一个接一个地奔涌而来,像鱼儿熟悉水,鸟儿熟悉苇塘一样,写作时,非常兴奋,不感到费劲,许多细节,原先没有想到,而是随写随 “流”出来的。(《作品中的细节》——从《绿苇丛中》谈起)。

      引文中的“打水仗”直到“摸鱼”,称它们是“一连串的生活的浪花”,实际上就是指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有的作家则分得更细,认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看作细节,其余可以类推。

      细节,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广阔无垠的自然界里,到处都有,俯拾皆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选择那些生动精彩的细节,写出多姿多彩的文章。

      例如下面一段文章就是这样: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嗄嗄嗄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上一篇:写作的双翼——联想和想象
下一篇:写游记该注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