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游记该注意
一、忌“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
同学们写游记时,材料的取舍、布局应最先注意。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会犯了这样的毛病:
A:“头重”: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例如:旅游的准备过程,连置装、买零嘴、邀同学讨论,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B:“脚轻”:收束快速。碍于全文已废话连篇、时间不够,便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
C:“腰细”:文中主要的中间段正是精华,却写得又短又少。而最关键的应是“到达目的地后的游览经过”,若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行色匆匆,一无所获” 的感觉,这样的游记显然是失败之作。
二、选择有特色的定点有条理地叙述
针对自己有兴趣的地点,充分发挥眼睛、耳朵、头脑、手脚的妙用,尤其是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游览赏玩时,随手记下新鲜有趣的事、物。写作游记时,将上述资料作一妥善的剪裁,配合自己所走的路线,作有条理的叙述,才不会有东拉西扯,语无伦次的毛病。
三、“描写”技巧的发挥
描写技巧的好坏深深影响读者的印象。描写好的文章,不止令人神往,更能使此地风景声名大噪。所谓“不是当年两篇赋,如何赤壁在黄州。”今日我们印象深刻的黄冈赤壁,若不是苏轼的生花妙笔,怎会将错就错地认定它就是三国时代的古战场呢?所以,好好运用你的描写能力吧!“具体”而“深刻”地“主观”描写,带领读者进入你描写的意境,引起他的共鸣,才是成功的描写。
四、加入自己的历史情怀,抚今追昔
缅怀历史人物的流风遣迹,藉古今的对比,抒发对人物的慨叹:这种切入的角度往往可看出你思想的深度。若平时即有文学素养,对某地某事某物有特别的纪念性应了解透彻。尤其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配合古代人物以发思古之幽情,更藉此寄托身世之感,这篇游记的价值便大大地提高了。
至于结构的安排,同学们可灵活运用顺叙、插叙或补叙的技巧,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描写或记叙自己所见所闻。另外,提醒大家的是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调作结尾,如何结束此篇游记,造成情韵绵邈,引人注目,可得在自己的心得感受上,下番功夫好好着墨,收束得好,能给人震撼的感动力,读者虽并未亲身经历,也得到了最佳的“卧游”的效果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