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墨画的“四法”教学
中国水墨画,也称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之一,是世界艺术的瑰宝。水墨画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历史悠久,蕴含着东方美学的高雅墨趣,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和容易接受的艺术,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和途径。虽然小学生非常喜爱和容易接受水墨画,但如果一味让学生进行临摹,那做法就过于程式化和成人化,扼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水墨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水墨画带来的水墨情趣,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和审美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以“握法”为入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教师已把正确的握笔姿势教给了学生,但很多学生仍习惯用握铅笔的姿势来画画,或有的为了贪图方便,干脆五指握笔直接作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执笔方法,初教时我是用以下方法指导孩子们的,首先,左手拿起毛笔,右手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成八字形,这时我对他们说:“同学们,大家看,你现在的姿势就像你们玩打仗游戏时抓枪的动作。”于是,学生们纷纷伸出手,做这样有趣又好玩的动作,并深刻记住了这姿势。
然后,请他们把左手的毛笔平放在食指和中指上,手指在前,勾住笔管,拇指顺势捻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顺势抵笔管后面,手指在后。告诉他们,“同学们,现在的毛笔就是你们打仗的‘手枪’,是你们‘战斗’用的,姿势不能错了。”这样,使枯燥无味的握笔姿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既觉得好玩而又有趣。此外,向学生介绍一些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如:纸张、笔墨、颜料等。
二、以“教法”为辅导,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做好示范
选择教材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我们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小学生喜欢的、经常接触的实物进行教学。如:常吃的水果、蔬菜和小动物等,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如果教幼儿画小鸡,那么范画就要丰富有趣:有的小鸡在吃食,有的小鸡在拍翅膀,有的小鸡是侧身的,有的小鸡是正面的……还可以鼓励幼儿去想像小鸡的其他动态。示范,能帮助学生了解到怎么样把观察到的实物画到画面上去。通过教师清楚的示范讲解,能使幼儿较快地掌握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如:教幼儿画枇杷时,可边画边说: “画枇杷,可用两笔完成,先画一个半圆形,再画左右二半圆就是枇杷的外形,中间的部分留出小白点,表示枇杷很光亮。最后添果柄,这样一个枇杷就画好了。”总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以“墨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画画技巧
在古代,墨分五彩之说,即黑、白、浓、淡、干、湿六种效果。墨的方法是为了体现绘画的丰富变化,“笔为骨,墨为肉”。所以墨法可以说是一种用水的方法。根据水的多少,我们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变化阶梯。水墨交融,产生了丰富的墨色变化。我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讲清墨法的五个变化,总结出一种方法,称为“加水法”。先让学生将笔洗净并将笔里的水挤干,蘸上墨汁,把笔锋散开,就可画出焦墨,然后在浓重淡清几个墨色时,叫学生拿另一支蘸笔上水,往画焦墨的笔肚子里注入水,墨色就发生了变化。墨色随着水的增多而渐变淡,以此类推,即可调出其它几种色阶,反之,往笔里加墨,墨色随着墨的增多而渐变浓。这时,我再形象地把调墨比作我们平时泡茶,冲的水多了,茶就变得淡了,冲的水少些,茶就浓些。通过这形象的比喻,学生能快速地领会其中的规律。在教学用笔技法时,我不主张一个一个地教,而是把它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范画中,适时地向学生传授藏、露锋,提按顿挫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又直观地知道了用笔的变化。
四、以“学法”为归宿,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教学开始时,要有计划,分类型,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如:通过一阶段学画各种瓜果,归纳得出:瓜果的外形大多数是圆的(荔枝、枇杷、葡萄等)画法相似,都可用左右两个半圆的方法画成;又通过一阶段的学画,归纳得出:长形的蔬菜水果(辣椒、丝瓜、萝卜、茄子等)等多可用二笔的方法画成,学生便能较熟练地掌握某一种类型物体的画法。
当然,对小学生来说,因其年龄特点,构图意识不强,腕力较弱,墨色和水分的控制能力较差,画好水墨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指导老师,只要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有闪光的地方,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对学习水墨画的信心,有助于小学生学好水墨画。
上一篇:记得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