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学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对阅读和写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课堂语言是教师通过简明的语言描述,再造出新的形象来吸引和感染学生的,从而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恰切地领会讲授的知识内容。照本宣科是无法描述和再造形象的,也无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语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言素质。
一、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感情朗读
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对语言的兴趣,来源于对语文内在美的追求,以及对语文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学生学好语文,就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从而忽略语言素质的培养。如在讲授第12 册《向往奥运》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向往,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我有声有色地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分组读、个人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引发学生对奥运的向往。
当学生领悟到我国申奥成功的意义时,引导他们学习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访奥运会的感受,如1999 年采访奥申委时的感受:“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奥运的向往。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申办奥运会的感受。当学生读到“只有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才具有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时,我采用激情的导语,激发学生读出语势的特征,使学生明白当今世界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太多了,人们在体育比赛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公平竞争。
二、创设情境,用形象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我重视运用多种手段(如幻灯、挂图、实物)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如在教第11 册《鸟的天堂》时,我运用VCD机播放富有动感的画面,来创设情境,以形象感染学生。录像画面中出现了无数鸟儿站满枝头,有的跳跃,有的翻飞,有的欢叫,有的栖息,这是多么富有生气的群鸟嬉戏图啊!通过观看VCD片后,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比激动之情……
在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的基础上,我还对重点字句进行剖析品味,让学生领悟课文的深刻含义。在教学重点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时,我抓住重点字词教学,如“翠绿的颜色”引出了生命的颜色,“颤动”形象说明了生命的力量,通过对词语的品味,形成敏锐的语感,既领会了课文内容,又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三、注意词句理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语言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言的和谐变化,节奏的高低均衡,都能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愉悦感,这是一种美的情趣,它有利于保持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第12 册《詹天佑》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线路和双机头机车的设计之科学大胆,方法之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语文教学,着重关注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水墨画的“四法”教学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