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80后”中学教师的特点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要“] 80后”中学教师是未来几年教育事业的生力军,研究这一教师群体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重点分析了目前“80 后”中学教师的特点,并试图找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 80 后教师特点对策

      “80 后”,主要是指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群体,也指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生的 70 年代末到80 年代末的青年群体。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80 后”这一群体一度饱受公众的批评和赞扬。截止到2012 年,曾经作为孩子的“80 后”已经长大成人,最年长的“80 后” 已进入而立之年。一部分“80 后”青年走向了中小学教育岗位,是未来几年教育事业的生力军,研究这一教师群体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80后”中学教师特点

      (一) 年龄优势

      1、年轻有活力,与学生更容易接近。“80 后”中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接近,因而更有亲和力,也更容易和学生沟通。“80 后”与“90 后”因为生于上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所处的社会环境差异不大,两者之间成长轨迹相似,心理距离较近,较易产生认同感。经调查,很多“80 后”中学教师都认为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很近,在交往中很容易成为朋友。

      2、新课改教育理念较强。“80后”中学教师踏上教师岗位的时间,正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时期。所以,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比较到位。有调查资料表明,“80 后”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课程价值和教学理念理解比较深入。这对他们贯彻新课改理念精神,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3、善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80 后”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娱乐、学习的手段和方式,运用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比较熟练。有调查显示, 84%的教师经常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89.7% 的老师会将自己的QQ 或MSN 号码留给学生,以便课下交流联系,52%的教师选择使用飞信联系学生。

      (二) 师表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化和人们思想的解放。“80后”出生和成长于这个背景,缺少固有的观念束缚,因而往往具有较强的个人自由主义。“80 后”中学教师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会淡化传统的教师示范作用。他们深切理解目前“90 后”的内心感受,所以对学生规范的要求降低。从传统的师德观来看,言行无范,不拘小节,也反映了“80后”中学教师的师表意识淡薄。

      (三) 教学技能不足

      1、备课时间、精力投入较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强。有调查数据显示,“80后”中学教师中,每天备课时间在2 小时及以上的占78.3%。同时,他们通常比较重视课前准备,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面对众多的备课资源,往往进行简单的内容筛选,自我创造性差,容易出现机械模仿备课资料和教学参考书的现象。

      2、教学过程智慧不足,教学方法略显机械。大部分“80 后”中学教师普遍认同教学智慧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很好运用。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尽量使自己的课按照备好的程序进行,注重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细节和某个行为的成败,当出现学生调皮扰乱课堂秩序时,容易被少数学生牵移注意力而忽视了整体学生,较难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作出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和修正。

      二、给“80后”中学教师的几点建议

      (一) 弘扬创新精神,利用互联网实施多媒体教学

      在“80 后”中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网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资料显示,“80 后”中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从网络上获取资源的比例远远高于非“80 后”中学教师。他们熟练地利用网络技术服务教学,灵巧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 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们都希望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然而,真正能赢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应该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主要通过高尚的德行来表现。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要想树立威信,成为学生的表率,就必须坚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必须坚决不做。其次,要平等待人,亦师亦友。再次,培养职业奉献意识。这要求“80 后”中学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全面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 加强交流培训,提升教学技能素质

      学校应尽量多举办一些有效的培训,并优化培训模式,引进多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参与性。同时,在校内开展师徒帮扶制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尽量给每个新老师配备老一辈的教师,在新老师的备课、听课、教研活动中给予帮助和指导,能有效促进“80 后”老师的快速成长。

     






上一篇:巧用背景材料提高阅读效果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