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数学课堂中如何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人主动去探求知识。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探究就更投入,思维活动也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比较感兴趣,由兴趣到探究,由探究到成功,又在成功中产生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入,会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去激发学生兴趣的: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特殊的考核,就是同学们来考老师,你们只要随便说出几个相同的加数,老师都能一口气说出结果。你们信不信啊?”这时候,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题目,纷纷来考老师。而我也以最快的速度说出答案。同学们经过验算,确认老师的答案准确无误。于是,学生由怀疑到信服,一种渴望学到老师这种“本领”的欲望油然而生。由此导入新课,学生整节课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愉快教学,诱发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愉快、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用以下两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手段:

      1、故事法。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如果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内容,把所教知识编成故事让学生听,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成妙趣横生的教学活动,融教学于情趣之中,则有利于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下面这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东的前面有7 个同学,后面有8 个同学,这一队共有几个同学?很多同学不假思索地说7+8=15 (个)。这时我并不急于纠正答案,而是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在鸭妈妈的带领下,16 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到河里游泳。上岸后,鸭妈妈一数,一共才15 只鸭子,它们家是16 个成员的呀。这时鸭妈妈大叫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小宝宝丢了一只。”可是,鸭妈妈数了又数,它的小宝宝并没少啊,16 只鸭子怎么会变成15 只了呢?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笑鸭妈妈真糊涂,把自己给忘了。在这愉快的笑声中,刚才应用题解答错误的同学恍然大悟,明白把小东给忘了。同学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游戏法。游戏也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尤其是重、难点内容,以游戏的形式适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题:一辆汽车里有乘客24 人,到文化广场下去了8 人,又上来了15 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这道题如果让学生们读题立刻解答,学生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解答过程容易出现错误。于是,我把学生组织起来做游戏,把题目的内容变成一次乘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新知识,达到了玩中学的效果。

      三、巧设习题,提高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上,我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能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巧设练习,不但让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练习,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艺术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如何激趣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之我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