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实现政治教学突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政治实行开卷考试。这是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突破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这对我们政治教学很有指导作用。当前还有不少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堂的束缚,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试题源于生活高于教材。因此,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千年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者眼中,学生成为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知识容器”、“两脚书橱”。教师更是“满堂灌”、“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遏制。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模式。放开学生,注重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知识传递者,也不仅是资料的提供者,而是学生求知与发展过程的向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单项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以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①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②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③把 “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④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⑤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质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 “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开放型试题要求政治教师进行开放型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政治教师要敢于迎接挑战,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投身到教学中去,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