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的转型时期。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极为严重,特别是八年级阶段是叛逆的高峰期。此时的他们心理不成熟,看待事物不全面,抵制诱惑能力差,以及男女生之间的萌动心理等,只要稍有不慎,一念之差,将后悔莫及。因此,作为班主任,对管理工作应极其慎重。
一、敞开心扉,用心交流
总体上来说,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正常的。在他们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迫切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和关心。从初中开始,他们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完全崇拜父母和老师的时代已过。这时,他们常需大人的支持和理解,但是,大人往往对他们不放心,过于保护他们或是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又不知如何与他们交流,导致发生矛盾和冲突,使得代沟愈来愈深。因此,学生更需要有倾听者。
二、恩威并用,奖罚分明
人的行为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孔子认为最好是做得恰到好处,强调“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做到有耐心、细心、精心、爱心,还应做到恩威并用,软硬兼施,赏罚分明。虽说师生关系要和谐,要常与学生交谈,但也不能过于亲密,还应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他们敬而爱之。
三、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个经验不足的教师只有靠勤奋才能填补经验不足这一缺陷。初中生的自控能力不足且带有从众心理,班主任监督不严,他们就极易放松,班主任来得晚,他们也晚。一人晚,他人跟风。所以班主任必须做到“勤”,时刻关注学生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
四、关注“优生”,鼓励“后进”
所谓“优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好、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品德良好的学生。这些人是班级的领头鸟,但容易骄傲,所以得时时注意。所谓“后进生”,一般指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纪律差、不求上进、品行差的学生。学生一旦戴上这项“桂冠”,便很快与责任、训斥、沟通、自卑、失败等词结缘,得不到尊重,受不到激励,找不到出路,便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时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表现好的要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表现差的我们就要鼓励他们相信自我,不甘落后,教育其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不要过分注意别人的反应。另外,往往这些学生又是“特长生”,在班内多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并给他们一定的职务,因材而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开展各种活动,及时加以点拨,增加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还可以通过设计情境,从小事做起,请老师协助进行监督。这样可以使 “后进生”理智地把握自己,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发挥个人特长。
五、行为诱导,融洽关系
为了学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学校有许多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守。在当今社会、家庭状况与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矛盾的情况下,光靠苦口婆心的说教显得太苍白无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生活在学生中间,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榜样。因此,当好班主任的有效办法就是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就得首先做到。如:劳动时亲自动手,而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为了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自己就该对人有礼貌,外表端庄,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决心做好,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从而融洽师生关系,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若班主任只满足于说教,不仅效果差,还会使学生对德育内容和教育工作的要求产生质疑。
六、班级制度化,人性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班规,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小错误,班规的制定需要面面俱到,但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再从重处理。对于新的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月一次的流动红旗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实现政治教学突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精致教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