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57岁“四川汉”到河源工地做苦力谋生 月入4千元

     编前按:

     立秋过后,酷热依旧。连日来,市区都处于高温酷暑天气,平均气温高达34℃到35℃。在“秋老虎” 袭来的日子里,在室外太阳炙烤下,始终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在与高温作战,苦中作乐,他们是建筑工人、电力抢修工人、交通警察、环卫工人……他们的职业或许平凡,但他们的故事却不简单。

李在平正在开挖水泥土 

      儿子22 岁刚刚大学本科毕业正在四处找工作,在过去的4 年时间里差不多用尽6 万元的积蓄,如今妻子身体不佳无业在家,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吃饭生活要钱、治病要钱、读书要钱…于是家中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老实本分的李在平肩上。每天起早贪黑的他一睁开眼,脑子里浮现的全都是那些魔咒般的数字。

      今年57 岁的李在平来自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云丰镇,来河源已经快半年了,现在是我市客家文化公园的一名建筑工人。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在平不能胜任脑力活,20 年的“苦力”生涯让他行走于露天工作之间,经常居无定所。“我从 1994 年开始在苍溪县老家开拖拉机,每天除了运货,装货卸货的事情都是自己做,有时候一到县里做事就得在工棚住上一段时间,等到完成任务了才跟随施工队回家。” 李在平说,自己已经57 岁,由于上了年纪已经7 年没有开车,选择出来工地做“苦力”。

      来到河源之后,李在平每天在工地上负责开挖工作,一把用来开挖水泥土的风炮机近30斤重,加上天气干燥,他的手已经长满了茧。用“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形容李在平的工作最合适不过了,“现在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来开工,到11点半下班,下午两点开工到6点半下班,工作时间就跟太阳的上班时间一样,一个月工资差不多4000元,有工程就开工,没有工程就在工棚里休息。”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李在平来说太宝贵了,他平时省吃俭用,发下来的工资也是存到银行卡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观察到,李在平脚上穿着的解放鞋已 “千疮百孔”。

      虽然已经立秋快一个月了,但是威猛的“秋老虎”以晒得人生疼的方式表达对槎城的热情。当记者问及在烈日下工作的感受时,李在平这样回答:“也没办法,都习惯了,多喝点水就没事……” 李在平说,为了生活,再苦再累也要扛下去,好给家里多寄点钱回去。而他现在最期盼的就是家里的大儿子能尽快找到份工作,帮他减少负担。

      本报记者 吴奕镇 见习记者 曹志成






上一篇:社会各界捐给“擦鞋救母少年”善款因小姨离婚被分割
下一篇: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需信息“开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