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偏僻村落210余村民每人出资300元投工投劳欲建致富路

村民正顶着烈日在修建路堤 

     加快村道建设,改变落后面貌,已成为摆在紫金敬梓镇盘古岭自然村村民面前迫在眉睫的事。该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铺设硬底化水泥道路,眼见工程队这两天就要进驻施工了,可至今还差10 多万元的工程款,这可愁坏了村民。

 

道路难行阻碍发展

      盘古岭自然村四周被大山环绕,共有16 户210 多人,该村到行政村杨眉村的村道大约2 公里长。村组长廖小斌告诉记者,4 年前,杨眉村行政村的主要村道都实现了硬底化,为大家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当时因为资金及人口少等原因,盘古岭一直没有铺硬底化水泥道路。不过,盘古岭村的村民为了方便通行,不等不靠,就自发组织修通了进村的简易道路,拓宽了村道,这几年受雨水的冲击,加上无人管理,现在的道路已经成了羊肠小道,非常难走,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廖姓村民告诉记者,由于道路非常难行,家里养的猪,种的稻谷都没有人进来收购,山上砍的树木也运不出去,特别是下雨天,道路更是泥泞不堪,连小孩上学都成了问题。

      没有公路,无法发展现代农业,村民们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修通一条致富之路,成为当地群众的热切期盼。

 

全村筹资铺设致富路

      在今年8 月份,村里铺设道路的专项补助资金申请已经得到了紫金县交通局的批复,在得知这一好消息后,村里立即召集群众代表开会,决定村里每人再出资300元,用于购买材料,村民投工投劳。一时间,盘古岭自然村在家的男女老幼齐上阵,忙活在进入盘古岭自然村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修建通往外界的致富路。在乡亲们的积极努力下,工程进度很快,目前路基铺设基本上已完成了。

      正在工地上砌石堤的廖师傅告诉记者:“现在路基基本上好了,但还有相当大的工程没有完成,我们群众积极性很高,不论遇到多大的问题,都会不畏艰难,定将这条路修好。”

      “为了把道路修好,我已有两个月没外出工作了,专心在家修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这条路才能修好,更重要的是子孙后代才能过上幸福生活。”村民廖仁水对记者说。

 

盼热心人士资助

      “在去年春节,村里几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挣了钱,买了车开回家,本是很高兴的事情,可回到村口他们只能将车停放在老学校,之后步行2 公里才回到家中,看见这种情况,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廖小斌无奈地对记者说。

      廖小斌表示,道路铺设硬底化大概是3.5 米宽,每公里预算将近32 万元,含路基、桥涵总需投入57 万多元,交通局按每公里补助15 万元,之前一个开石场的老板给村里补助水土流失费用7 万元,加上村民出资的6 万多元,直到现在仍缺资金10 多万元。同时,受资金限制,盘古岭自然村通往龙塘自然村只有300 米的道路也只能暂时搁置,两村相通的计划一拖再拖。

      廖小斌说,按照计划,工程队这两天就要进驻施工了,可资金一直没有筹齐,在此,他希望热心乡贤和有识人士能慷慨解囊,给力他们修筑脱贫致富路。

      本报记者 梁小鸿 文/图






上一篇: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本月中旬启动
下一篇:一疑犯纵火致人死亡将被审判 法援处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