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城音像店发展举步维艰正承受转型阵痛
“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店外的音箱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店内摆放着成百上千的碟片,这是10 年前槎城音像店的辉煌写照。但时过境迁,如今音像店也遭遇着相比实体书店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生存困境。
《光辉岁月》、《热情的沙漠》、《雨一直下》……这些流行一时的歌曲伴随着音像店的发展曾红极一时,人尽皆知。而被流行歌曲“轰炸”过的街头,也成了音像店盘踞的阵地。在老城公园路已经经营超过20 年的公园音像行,面积虽然只有40 平方米左右,却是老城最热闹的一家,放学后下班后,都会有人来店里淘碟。据店主李女士回忆,1997 年到2005 年是音像光盘销售的黄金时期,“2002年电视剧《流星花园》热火的那会儿,这片子还得排着队等租。” 但2005 年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音像店开始走向没落,现在的消费群体以老年人居多,买的大部分是经典怀旧歌曲。
在老城学生路一家叫“亮亮” 的音像店里,老板告诉记者,2002 年的时候,单是学生路就有5 家音像店,那时候大家都不用愁没生意。“我是那时加入这行的,刚开始几年生意还好,但现在学生路5 家店就只剩下我这一家了,其他四个老板都转行了。”店主说。
如今,市民的娱乐方式有了改变,加上网络的普及,这些曾经带着“光芒”的光盘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网络大潮挟数码科技汹涌而来,给实体音像店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蚕食了他们的市场。小邹是一名大三的女学生,她告诉记者, 现在手机都集听歌、上网于一身,而且用光盘听歌、看电影再也不是年轻人唯一的娱乐了。要听歌看电影,只要在网上找个音乐软件或者电影软件,省时又方便。
据源城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办理音像店经营执照的人是少之又少,这一行业慢慢成为人们口中的“夕阳业”,而经营户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转变经营方式改变形势。“要改善这个局势,经营者要走在网络发展之前,比如可销售更加高清、音质更高的产品,同时,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可以从这方面着手推广高质量的CD产品。”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