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师德红线能遏止禽兽校长吗?

     最近频繁曝光的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

正方:

      让师德规范“硬”起来

      所谓的划师德“红线”,本意就是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挂在墙上的“纸老虎”变成能够“咬”人的“真老虎”,即让原有的师德规范从墙上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对教师的常态化评价和考核中去。可以说,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次华丽转身,从终点又回到原点,开始积极履行其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责,既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又让师德规范“硬”起来。如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积极履行职能,不把约束教师的师德“法规” 从墙上落到地上,师德“法规”不发挥作用,教师的师德就会成千奇百怪之态。教育主管部门以常态和高压方式 “看住”每一个教师,不给任何教师以可趁之机,纵有禽兽教师潜伏在学校,即使禽兽教师有色胆,也不会得逞。

      王捷

      ——摘自《东南快报》

反方:

      纯属“瞎子戴眼镜”

      划定师德“红线”纯属“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教育部门曾多次出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心知肚明。权力不可以随意制定道德规范,即使教育部划出了师德“红线”,也只能落下两种命运:一是执行不了,二是执行了也当没执行。

      为啥说执行不了,只需回答一个问题:师德有“红线”吗?“红线”是条什么线?“红线”在哪里?笔者坚信,教育部不知道、至少不完全知道这些问题,因为师德和道德本身就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哪里有什么“线”,还“红不红”的?为啥说执行了只当没执行,因为无法评判教师的师德。评判教师的师德必须用事实说话,平常时候,谁师德高尚,谁师德低下,你怎么评判?只有那些被抓出来的猥亵奸淫学生的败类、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被抓现行者,你给他戴上“师德低下” 的帽子,他无话可说;而对于那些即使有劣迹却还未被曝光者,你说他师德低下,他不跟你急才怪,甚至还可能告你诬陷和诽谤。

      毛开云

      ——摘自《生活报》

      栏目主持:蒋安春






上一篇:走出深山沟,拥抱新生活
下一篇:一周新闻点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