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书店、电子书等来势凶猛,实体书店面临冲击
当网络书店、电子书越来越吸引人的目光时,此消彼长,实体书店就会逐渐式微。目前,由于受到网络书店、电子书籍的冲击,各地实体书店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它们将何去何从?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内十余家实体书店,发现它们在面临生存发展之困时,并没有消极应对,都在试图通过转型实现自我救赎。
市民喜欢逛书店
家住市区学生路的谭宇中考完后经常来到离他家很近的“三味书屋”,他告诉记者,放假后已经在书店看完了《丰乳肥臀》,“去年莫言不是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嘛!之前都没时间看小说,趁暑假看看他的小说。”谭宇笑着用“还行”两字评价他刚看过的《丰乳肥臀》。
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每到放假,书店的客流量就会多起来,不过让工作人员很苦恼的是,很多来书店的顾客离开的时候并不购书。陈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闲时经常逛逛书店,遇到心仪的书就买下来,“我绝大多数情况下逛书店都不是为了买某本书的,只是喜欢书店的氛围,书让我感觉舒服,遇上想看的一本书,如果书店允许翻阅,看上几页,读上一段,很满足的。”不过陈先生发现现在很多书店从外面看已经不像书店了,门口摆放的多为体育用品和文具,而且店内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学生用的课辅书籍。
实体书店遇困境
记者走进公园路“ 三味书屋”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拿开摆放在正门口的《读者》杂志,换上了两件新进的玩具小车。据工作人员介绍,店面的摆设是根据产品日常的销售量决定的, “距离门口越近,位置越显眼的,都是店里卖得最好的。”
从正门进去,最先看到的是各类娱乐、漫画、青春杂志,以及青春文学作品。袁红丽正在翻看郭敬明的《小时代1.0 折纸时代》,她昨晚去看了电影《小时代》,“我同学跟我说,书比电影好看,所以来书店看看。”不过她离开的时候并没有买这本书,袁红丽告诉记者,她刚在手机上查询到《小时代 1.0 折纸时代》在亚马逊网站上才卖22.6 元(6.9 折),而这里则没有折扣,所以她打算请她姐姐帮她在网上购买一本。倒是跟她一起来的同学买了一本数学教辅书,计划在暑假的时候补习一下数学。
“现在进书店买书的要么是中小学生,要么是中老年人。会用电脑的一般都选择在网上购买。”在河职院就读的张映丽同学告诉记者,她进入大学后就没有在实体书店买过书,“网上购书又便宜,又方便,还送货上门。”有时候为了买一些考试用书会去实体书店看看,主要是为了挑选,张映丽和她的同学一般都在实体书店选好版本后,去网上购买。
多家书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低廉的网购图书、便捷的电子阅读,实体书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经历着转型前的阵痛。
营造文化体验空间
记者走访市区内多家书店后发现,各书店几乎都正在尝试不同的经营模式,期待以创新迎接挑战,实现转型。比如,在三味书屋,除了书籍,更多的是各类体育用品、少儿玩具、文具、办公用品等占据了书店一半的空间;光明科技书店,老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体设施经营方面;长城科技图书店正在考虑增加图书租借的业务;红星书店在售书的同时还提供家教咨询、对联撰写等服务,书店老板还在书店的基础上开办了青少年书法培训班;而成立于 2004 年的“书香门第”书店,现在已经成为书香门第企业的一个下属单位,依托企业旗下的特色教育学校和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书店的生意一直不错。
河源新华书店改企之后,目前也正在积极探索门市店的发展之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购书环境,尽力把书店营造成为河源市的文化体验空间是我们的目标。”新华书店副总经理李来发说。
其实,随着网络虚拟市场和电子科技的发展,实体书店如若还只是定位在图书出售,其市场竞争力势必与日剧减,“实体书店的最大优势有两点,一是提供购书体验,二则是精品供应。”李来发认为,很多来书店的人并不是单纯、明确地想要购买哪一本书,而是为了享受在书店游荡的状态;而相对于网络上大量书籍信息充斥,摆放在店里的书籍都经过了书店工作人员挑选,“当然这时候书店经营者的眼光就显得重要了。”
见习记者 刘秋香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