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伴 少出门 多教育 众网友为学生暑期安全支招
暑期又来了,如何才能保障孩子安全,让孩子过一个开心有意义的暑假,成为一个让家长头痛的问题。在河源民生论坛里,孩子暑假安全问题成了热聊话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万名 14 岁以下儿童死于溺水、交通意外、跌落、动物咬伤及煤气泄露等意外事故,其中近一半的事故都发生在假期中。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比平时增加 20%左右,主要是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针对民生论坛网友“冰凌子”发布的这组数据,网友们纷纷分享起自己身边的故事,为暑假安全支招。“好友的女儿读大学后,每年暑假我都请她到家里陪伴我女儿。其实,暑假打工的大学生很多,通过正规途径寻找一个踏实放心的学子陪伴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好不要让孩子独自外出,一般来说,孩子自己在家,只要别乱动电源开关和炉灶,别听到门铃就开门,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外出则容易增加危险系数,车多人多。”“为缓解孩子独自在家的寂寞,可以给孩子报个夏令营,有人管,还有小朋友陪着玩。”“孩子喜欢游泳,给孩子报一个游泳班也是不错的选择。报兴趣班虽然不便宜,但是孩子也能学到许多东西,孩子的假期有了乐趣,也就不会和伙伴们去玩一些其他危险游戏了。”
暑期是中小学生安全事件频发的时期,安全意识淡漠、自救互救知识匮乏是主要原因,而这又与安全教育有密切关系。当前,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放假前学校也会提醒暑期安全注意事项,但不少学校的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单一,讲课、看录像,出试题让学生“填填空、画画钩”,就算进行了安全教育。这样的安全教育能收到什么效果?对孩子们来讲,题目可能都做对了,但安全意识并没有提高,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也并没有掌握。实际上,安全教育更多的应该是落实到意识、实践、技能层面,这些仅靠一个提醒、一张卷子是做不到的,只有切实研究、创新安全教育的难点和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给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真正保障。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