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残疾人十佳创业之星”叶勇军办果场走上致富路
叶勇军在细心打理果场。
在和平县贝墩镇武联村,有一位备受当地村民褒扬的残疾人。他和正常人相比,缺少一只手掌,但他比正常人更坚强,开果场、挖鱼塘,他全心经营着自己的创业致富梦,这位残疾人就是叶勇军。
坦然面对坎坷命运
记者走进叶勇军的果场看到,两座山头都种上了桔树、橙树和柚子树,树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子。其中,西边的山头种的是橙子,东边的山头种的是桔子,山脚沿路则种上了柚子。
叶勇军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为了维持生计,成年后从事过各类临时工种。后来,他瞄准了建筑石材的市场前景,于1993 年开办了自己的石场。当时,本想着靠出售石材增加家庭收入,却没想到在 1994 年的一次采石过程中,引爆炸药时发生意外,从此,叶勇军失去了右手掌。
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转向从事贩牛、养猪、种田等技术难度较低的工作。他乐观地认为,虽然身体残疾了,但只要树立起一个奋斗的目标,残疾人也能和正常人一样活得很精彩。
不甘清贫敢于尝试
在和叶勇军的交流过程中,记者发现叶勇军是个好强、做事有韧劲的人,他每下定决心做好一件事,都会想尽办法去实现。 “像我当初学车,就是下定决心要学会的。”叶勇军说,当时学车由于觉得教练坐在副驾驶座,会非常不自在。为此,他索性把车先买回来,自己在家摸索、练习,最终考取到驾照。
2006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勇军随同一位江西籍的驻村干部到江西寻乌做客。当时,叶勇军了解到江西种植桔子有很好的经验和效益,同时想到武联村过去也有种桔子的传统,只是由于放任式种植,桔子品质不佳。于是,叶勇军在妻子的协助下,一边开垦荒山地,一边向江西的桔子种植大户讨经验,打算开办自己的果场。
次年春季,叶勇军成功开垦出100 亩荒山地,并从江西寻乌买进5 千株桔苗。可是,由于运送过程中出现问题,这批桔苗存活率几乎为零,让他足足亏掉了两万多元。叶勇军没有放弃,而是再向亲戚朋友借钱、请村民合伙,第二年重新再种。
如今,叶勇军通过勤劳创业,把目前种有250 多亩桔子、橙子和柚子的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去年9 月,他还被评为“广东省残疾人十佳创业之星”。
帮更多残疾人就业
“在果实收获季节,果场都会请本村或邻村的残疾人和一些残疾人家属帮忙采摘、打包装,平时则请他们帮忙施肥、除草,以及看管果园。”叶勇军介绍说,经营果场不仅让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还解决了当地的残疾人就业问题。而一些村民在叶勇军的带动下,也主动开垦自家荒山,尝试着创业致富。
叶勇军望着漫山的果实,坦言不愁果子销路。因为,果场从前年首次挂果开始,就源源不断地接到了许多的订单。 “果子的销售主要靠着亲戚、朋友和外出乡贤的宣传推广,不少浙江的销售商都来我这购买果子。”叶勇军说,今年,经过一名村民的介绍,有位东莞的销售商还想提前预订果子,并希望和他长期合作。
谈起自己的梦想时,叶勇军信心十足。叶勇军希望在妻子的协助下,努力办好果场,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解决就业难题,最终实现让他们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
见习记者 陈伟新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