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招商画册 | 小记者网 | 民生论坛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彭寨军屯围见证客家的耕读史 比和平建县早130年

细雨蒙蒙中,军屯围依旧风采迷人。

      不足百亩的屯子,竟有十大姓氏,据说最旺盛时拥有三十个姓氏;名为军屯围,最大的最好的建筑却是义学,占据全围的中心位置;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客家围比和平建县还要早130 年,这不能不令人称奇。带着诸多疑问,日前,记者探访了久负盛名的和平彭寨镇军屯围。

      军屯围的由来

      彭寨军屯围,原称白芒屯、龙安屯、龙安围等。关于它的来历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宋元之际,外族入侵,多年兵战,民不聊生。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明朝后,向将士下令“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据《广东通志》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 年),古邑龙川设守御千户所,拥有将士1120 人,分驻白芒屯、马塘屯、田心屯、上苕屯、兴隆屯、岭西屯等地。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 年)12 月,马塘屯并入白芒屯。在五大屯中,白芒屯范围最大,东至仙女嶂,即现在的贝墩镇,西至和平峒,即和平县老城、合水等地,南至林寨,北至古寨等地。白芒屯军田额为3216 亩,公粮为672石。

      比和平建县早130年

      明正德十三年(1518 年),王守仁奏设县治后,龙川一部分割归和平县管属,唯有白芒屯仍归龙川守御千户所直接管辖,屯内仍驻兵200余人。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 年),白芒屯“奉文裁屯归县”,才归和平管辖。当时废此屯,驻兵已撤离,但也有不少士兵因老弱病残或无家可归,又加上周围复垦了一定耕地,已有定居乐业的基础,便继续留在屯内,加入了和平县户籍,成为了当地的农民。

      清嘉庆年间,白芒屯改名龙安屯。清代后期,由于废屯多年,当地群众又习惯叫龙安围,建国以后又改名军屯围。不过,至今还保留着原来驻军的独立的防御结构,拥有围墙、炮楼、城门、护城河等。

      有“百家姓”之称

      由于守屯将士来自四面八方,姓氏复杂,军屯围素有“百家姓”之称。至今,还保留着卓、李、颜、罗、林、肖、黄、谢、陈等九姓。

      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会员陈仰天考证说,军屯围在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还有周、邱、梁、胡、池、徐、叶、曾等姓,应该超过三十个姓氏。民国时期彭寨玉竹坳约有曾氏十余户定居屯内,梅州大埔县谢太昌曾在彭寨经商亦在屯内落居。

      屯内昔日三十余姓,现只有九大姓尚存,当然有些姓氏也是寥寥几人。

      客家耕读见证

      据军屯围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解放前整个围子,最大的最好的建筑当属义学,占据整个围子的中心位置。

      说起军屯围的义学,就不能不提清朝的袁世俊。袁世俊为江西南昌人,康熙四十八年初任龙川守御所千户,康熙五十二年后长驻白芒屯。其虽是武举人出身,亦重视教育。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 年),袁世俊在白芒屯内始设义学,并立碑文以传后世。

      传说,袁世俊死后就葬在黄土岭现在四联中学操场新建的校门右侧,离军屯围仅500 余米。记者寻访其墓,却不可得,看来早已被黄土覆盖湮殁,令人不胜嘘唏。记者站在黄土岭上,眺望脚下的军屯围,城镇开发脚步的加快,军屯围宛如围城中一风雨飘摇的“孤岛”,想军屯围中的“士子发轫之地”义学早已破败多年,军屯围,这一“孤岛”还能坚守多久呢?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走进河源客家民间文化

上一篇:小偷窜至公司宿舍偷走3部手机 民警“引蛇出洞”擒获
下一篇:一枪打过去 不是野猪是人 伤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