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秦火火”落网引发网友深思

    近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准则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一时间,“网络犯罪”的话题引起我市民生论坛网友们的热议。

     “铁道部已向在‘7·23’动车事故中意大利遇难者茜茜协议赔偿 3000 万欧元(折合人民币接近两亿)、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李双江之子并非其亲生的……这些耸人听闻的‘内幕消息’经过微博发出后,个个都成了网络热点话题。但是有谁会想到,这些说法全部来自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杜撰呢?”这些真相,让不少网友表示“被骗了”,“曾经让我义愤填膺的新闻,原来是‘网络推手’无中生有,赚取了我的愤恨和眼泪,还赚足了金钱。”“看了他的视频,真是朵万年一开的奇葩,这种人害起人来没有底线,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理他。”有网友表示要严惩这些“网络造谣者”,“对于这些网络推手,要严加处罚,人言可畏,语言有时是一把利剑啊。”网友“白饭鱼”分析道:“其实,‘秦火火’已非一个人,而是一种网络现象。如果没有网络的巨大传播能力,秦火火就算是在任何一个角落喊破喉咙,造成的响动也有限;如果没有喜欢听八卦,热爱重口味,热衷于寻找颠覆性信息的网民的趣味作为诱导,秦火火怎么能凭谣言博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网络的地方,也就会产生“网络谣言”。只要有利益可图,只要还有人想利用网络“一夜成名”,网络造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刑拘了“秦火火”,还会有“陈火火”“李火火”的,“网络造谣”更不太可能会销声匿迹。有谣言不可怕,出现网络推手“秦火火”也是意料中的事,如何应对“ 秦火火”,这才是我们所要深思的。除了需要法律的威力,以及网民、网站的自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及时澄清谣言的勇气。身正不怕影子歪,政府部门要洁身自好,要做到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政府公信力越来越高,越能够赢得公众信任,也越能够使网民提高“辟谣免疫力”。面对“网络谣言”,及时澄清,还民众以真相,“网络谣言” 自然不攻自破。哪怕是出现再多的“秦火火”,也不足为惧。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上厕所被一旁窜出的狗咬伤大腿 经调解狗主人给补偿
下一篇:小车不慎撞到灯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