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山”消失引发网友热议
9 月,我市首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由城管、城监、规监、交通、交警等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也开始在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整治活动。半个月来,眼看着“垃圾山”消失了,我市民生论坛的网友连连称赞,有网友还提出废物利用,期待垃圾能变宝贝。
“长时间堆放与填埋大量侵占土地,一宗罪;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且更难消解,二宗罪……”在我市民生论坛,网友们细数起建筑垃圾的“七宗罪”,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共鸣,“城市周边,建筑垃圾简直随处可见。只见高楼平地起,不知城市快被垃圾包围了!”“把建筑垃圾丢到农田和水源地,造成的污染有多大?”如今,建筑垃圾消纳场建成,建筑垃圾得到有效整治,网友们表示“早就该行动了。”
网友“冰凌子”还呼吁,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制成可以利用的建筑材料,使其变废为宝。“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砖头、石灰、石块、砂石、渣土、灰土、木料、塑料、钢筋、碎瓷砖、玻璃等。而这些成分除了可做成再生混凝土进行利用之外,有些成分还可制成建筑混凝土砖块,也可以制成便道砖、砌墙砖,物美价廉。”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但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繁衍出来的是一堆堆的建筑垃圾,垃圾无法及时处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空间,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清理、减少、消除建筑垃圾刻不容缓的当下,河源首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可谓来得及时,建筑垃圾总算可以不再流落街头了。不过,让建筑垃圾有家仅仅是第一步,所谓垃圾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所以,网友们所建议的“发展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让‘垃圾’变成‘黄金’” 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才是处理建筑垃圾的终极措施。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