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
近日有报道称,沈阳某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有学生表示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究竟是公平还是伤害?我市网友在微博和论坛上对此展开了讨论。
很多网友对该校的做法表示质疑。虽然该校此举的初衷是保证公平公正,发助学金避免偏差,通过演讲让同学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将助学金发给最需要的同学,本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保护评比对象的隐私和自尊。毕竟,公平公正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大学生是自尊敏感度很高的群体,而贫困生更是如此。家庭经济情况是一个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最好的一面,为何要用演讲来揭别人的伤疤呢?这会给那些贫困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记者来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采访了该校的师生。“用演讲的这种方式来评选、评定还是过于单一了,还是要结合纸质材料及学生个人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表现及其他作风来综合评定。” 一名姓古的老师表示这所学校的方式有待商榷,这种方式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包括学生自身、其他同学的眼光等。他认为,学校要对学生做正面的引导,要积极向上。
采访中,一位姓李的贫困学生告诉记者,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确实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但通过演讲评助学金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还会滋生一些新的问题。而一位黄同学表示,助学金的政策很好,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为此要在全班同学的眼光注目下演讲说明贫穷情况,对自己的尊严还是会造成一些影响,她会考虑放弃申请助学金。
众所周知,助学金的目的本是让贫困生能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这样完全袒露自己的隐私,有可能会造成又一次伤害。救助的本质是通过经济或其他形式呵护受助者的心灵和保持受助者的尊严,沈阳这所大学的做法缺乏人文关怀,实际上是背离了此本质。希望学校制定更具人性化的制度,切实保护贫困者的隐私和尊严,让评选回归本质。
见习记者 肖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