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不文明曝光台再启动 网友希望直接点名不用留情面

     开车垃圾扔出窗、超市购物随意捏、小区楼道满是小广告……日前,本报再次开设不文明曝光台,曝光市民不文明现象。看到那一个个不文明的行为被搬上报纸,我市民生论坛的网友纷纷点赞,不过,这一次,网友们希望曝光台能再给力点,“直接点名点企业,不用留情面。”

     “这一次,曝光台的内容更详细,虽然有重复,但表现了这种不文明现象还未杜绝。”“报导中,对于企业、个人,都没有直列名字,这样没有震慑性。呼吁直接点名点企业,不用留情面,让不文明市民和企业在媒体上‘露脸’,才能大快人心。”对于本报的“不文明曝光台”,民生论坛的网友提出建议,其中,不少网友建议所有人都当一名平民记者,随手拍下不文明现象。“毕竟电视和报纸有一定局限性,而且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和媒体的事情,希望每位网友拿起自己的手机、相机、摄像机,去看看马路、公交、公园、施工工地、车站,曝光那些不文明的行为。”“让所有网友行动起来,达到全城‘戒备’的效果,用我们满城的流动摄像头,去曝一曝不文明的行为。”“如果发现不文明行为,除了拍摄外,还可以记录下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发在专门的曝光台上,让那些不文明的人无所遁形;如果发现那些让座、尊老爱幼的文明行为,也要大力宣扬,让那些文明的人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给我们这个城市多一点美丽,多一点魅力。”

     当罚款、教育不足以约束少数人的侥幸和从众心理时,实名曝光的震慑和监督,就成了一种由外在监管,转向个体内在触动的手段,这一举措为市民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一面自律之镜。如果发动网友和摄影爱好者都动员起来,在全市抓拍不文明行为,并对市民一些不良习惯、不良行为、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对帮助市民改掉生活中的不文明陋习绝对有好处。不过,我们更应该清楚,“曝光”并不是灵丹妙药,想要根治陋习,倡导城市文明,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与修养,而这,需要长期的引导和教育。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相关热词搜索:文明 曝光台 网友 点名


上一篇:上山扫墓引发火灾烧毁1030亩林地 两名嫌疑人落网
下一篇:“中国梦”演讲比赛 我市代表获一等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