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城市美容师,你们辛苦了!

   

    昨日,我市召开庆祝环卫工人节大会,表彰本年度环卫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环卫工人,激励广大环卫工人为净化“城市客厅”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戴湄 摄 

     天色初开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我们结束一天的繁忙,他们仍在用扫把丈量大家散步的土地,我们最惬意的假期,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我们阖家团圆的时刻,他们忙碌地穿行在这个城市,在垃圾的酸臭味中,看万家灯火……

     10 月26 日,是第20 个环卫工人节,让我们向辛勤劳动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的环卫工人们致敬。

     扫街的夫妻俩

     凌晨5 时,天空刚泛起鱼肚白,俞武谦和妻子朱阿姨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了能多拿点工资,他们和另外一个环卫工分担了城南路和河紫路5 个人工作量的任务。夫妻俩各拉着一辆小铁皮车出发,到了目的地,便开始分头行动了。

     走过一段路,停下来,沿着路面扫过去,把垃圾倒进小车……夫妇俩周而复始地做着这样的动作。我们平日看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落叶,对于朱阿姨来说却是项重大的负担,路边还经常有被人随手扔弃的垃圾,看到空空如也的垃圾桶外面却是堆成小山的垃圾,朱阿姨就只能摇头苦笑,她已经习惯了,等小车装满垃圾,她就要拉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

     而俞武谦每天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城南市场和城南小学一带的保洁。这附近有许多夜宵店,食客们留下的“烂摊子” 就让俞武谦够忙活了,残羹剩饭、菜叶烂渣等到处都是,在天亮之前,他就要将它们扫干净。完成这项工作后在马路上清扫零散垃圾,都让俞武谦觉得是种放松,因为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更大的挑战又要来了。城南市场每天早上会聚集大量的蔬菜摊和水果摊,摊主会把损坏的蔬果挑出来扔地上。更严峻的是,每次打扫完毕,又会有新的垃圾扔出来,经常一个中午就要打扫三四个来回。一车装近500 斤垃圾,仅城南市场一带,俞武谦每天就要拉走3 车左右。

     5:00 到11:45,13:45 到20: 00,是这对夫妻每天的工作时间。他们一人每个月能拿到约 2000 块钱的薪水,这也是全市大部分环卫工人的收入水平。

     早晨是带着早餐来上班的,中午是急匆匆赶回家吃一点,此后,等到晚上8 点工作结束,俞武谦会用自行车载着妻子回家。前两天,俞武谦去了广州领省劳模的奖,朱阿姨就花了半个多小时走路回家,她舍不得那一块钱搭公交,还有两个女儿在念大学,那点工资,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也是相当紧张的。

     铁锹相伴廿五年

     今年57 岁的罗桂强是工作 25 年的老环卫了,凌晨3:30 起床,4 时准时开上环卫车队的“龙马跃进”,去往各个中转站收集垃圾,然后将它们运送到指定地点,11:00 左右,工作告一段落,回家补个觉,然后下午再进行一次清运。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

     罗桂强负责十几个点的垃圾清运,最远的在华嘉工厂那边,每天,他都要跑上七八个来回,每次大概能运载垃圾两吨左右。到了中转站,跳下车,和另外两个环卫工人一起拿铁锹一下一下地把垃圾铲到车上。每天十几吨的垃圾,基本都是他们仨人力铲上去。每天他都要带两套衣服两大瓶水出门,有时候也会感觉很疲惫,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的活没干完,他就打消了停下来的念头。刮台风是罗桂强最怕的日子,今年“天兔”来袭的时候,市政府附近的中转站堆满了周边送来的断树枝,“累得让人直不起腰来。”他说。

     “吃了这碗饭,就要把这行做好。”这位57 岁的老环卫,始终存了个朴素的念头。

     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

     扫了十几年马路,俞武谦已经“扫出经验了”,承包市区路面和小区环卫工作的东江保洁公司经理张德粦提起这个老员工,也是赞不绝口。“他从来不偷奸耍滑,让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多晚都愿意去,也不讲价钱,只认埋头干活,扫街道都是一溜子扫走,而不是看着还干净的路面就不管了。”

     这个月,俞武谦被评为“广东省劳模”了,去广州领奖。问到感受,这个拙于言辞的老实人只会一个劲地说“很高兴,好高兴”。公司给他发了红包,拍完照,他又把它搁下了,他以为那只是“道具”,张德粦告诉他那是奖励,因为他一直做得很好,他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在俞武谦心里,一直是渴望被认可和尊重的,有时候,一些门店在他刚扫完又扔垃圾出来,他去劝,但对方说:“你们本来就是扫地的,我们不扔你们干什么呢?”那时候,他就会觉得很委屈。而在河紫路和城南路,很多人都已经熟悉了这张面孔,有时候会有人停下来跟他打个招呼,他就会高兴上老半天,感觉手下都轻松多了。

     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改观。罗桂强说,现在工作起来舒心多了,以前很多人隔大老远就“啪”一袋垃圾砸过来,溅得他们满身都是,现在,起码大家都是走近再扔,有的人还会对他们微笑,每当这样的时候,他都会觉得很温暖。

     本报记者 岳超群

 

记者手记

     以行动尊重他们的劳动

     因为待遇低,打扫路面和小区的环卫工人年龄大都是逼近 50 岁乃至更年长,然而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

     打扫公厕,这个我们大都不愿意干的活,是他们很多人向往的,因为有歇脚的地方,而一天打扫数十次厕所,呆在小屋子里没人说话的孤独和无聊,在他们看来都不算什么,一个月2000 多块钱,在他们眼中也是“好高的工资”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很敏感,生怕被人嫌弃,拉不动铁皮车的时候,有人搭一把手,都会一遍又一遍地道谢,有人夸一句“卫生搞得干净”,便会展露灿烂的笑颜,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然而总是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10 月26 日,是环卫工人节,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默默奉献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群体,并在平时多予他们以尊重和理解,用实际行动体谅他们的辛劳:家里的垃圾,在早上8 点之前或是下午4 点以后倒出来;门店将垃圾装好袋,等他们前来收集……这样,他们每天的工作量会轻松许多许多。

     岳超群

     累了,请来店里喝杯茶

     “有爱”茶业馆为环卫工免费提供茶水

     本报讯(记者 郑婷影)“环卫天使歇歇脚,你们辛苦了!” “本店为环卫工人提供歇脚处,免费茶水。”昨天,记者在市区中山大道一家茶叶馆看到以上的内容,这些温馨的话语就出现在该店门前的滚动屏幕上,这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爱心,让人倍感温馨。

     经营茶业馆的黄女士告诉记者,邀请环卫工来店里喝茶,是从今年夏天开始的活动。当时,考虑环卫工人很辛苦,口渴了也不好意思到店里要水喝,所以就打出这样的滚屏广告,请他们到店里乘凉,喝口茶。一开始,环卫工人不太主动,即使看到广告也不敢进门。一回生两回熟,经过3 个多月,附近几名环卫工人每天都来这里喝口热茶。黄女士说,平时自己店里的客流量不是很大,有足够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又是茶叶馆,提供茶水更是方便,“很欢迎他们来喝喝茶,举手之劳嘛。”此外,黄女士观察到,虽然现在已进入秋季,但环卫工人工作起来还是汗流浃背,她呼吁更多有条件的店家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为这些美化城市的环卫天使们送上一丝温暖。



相关热词搜索:环卫工


上一篇:男子身患重病盗窃摩托车 警方抓住他对其进行监视
下一篇:体育舞蹈项目比赛 我市获得多个奖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