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医保卡可异地漫游
如今,我市参保患者在广州等地住院可以当场结算报销金额,不用再回到河源报销。本报向读者传达的这一消息引来一片叫好,我市民生论坛的网友在欢呼之余,希望这一好政策能早日完善,实现全国联网异地报销。
“看病难”问题事关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面对“医保卡异地漫游”的好消息,网友们纷纷点 “赞”,“到异地就医,要自己垫付医药费,然后拿着单据,回到医保地报销。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同地区在医保用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政策,太麻烦了。特别是家有老人的家庭,老人退休后投奔在外地工作的子女颐养天年,可是在外有病住院治疗成了大问题,必须经原住地医保批准,否则不能报销。人老了经不起来回折腾啊。这政策简直是救命稻草。”网友们盼望早日实现全国医保一卡通。“为什么银行能有银联,医保却一直不能全国联网呢?看病报销是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现在技术这么发达,享受报销待遇却经常要局限在一个地方,这很不合理,很不方便。什么时候看病报销能跟去银行取钱一样方便啊?”“像银行卡一样,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凭身份证或医保卡,在国家指定医院看病随时随地看病,报销医疗费用。这才是现代社会的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真正的惠民。”
异地医保互联互通,传递出来的积极信号毋庸置疑,只不过,仅仅是3 家医院联网的成果似乎并不给力。按理来说,医保报销结算,本质上是一种保险的兑付,是作为医保投保人所应当享有的权益,这一权益当然不能因为投保人地址住所的迁移而有所改变或是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是现在人员流动与迁徙越来越多,地域范畴越来越广,医保结算更没有理由画地为牢。不过,由于医保统筹层次的差异,不同省市的医保缴费水平不一,各地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样千差万别,如何跨地区统筹,这背后的确存在难度,不仅如此,医保跨省异地结算所带来的利益分割,这些同样需要有跨界结算的细则约定,才算是具备了可操作性。基于此,对于医保异地结算的推动,不能简单依靠地方的尝试,而更亟待顶层设计与利益协调的到位,才能真正破除边界,实现医保结算的无缝漫游。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