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肿瘤治疗将改变“单条腿”走路现状
帮扶加大且设备更新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国家肿瘤学重点实验室和华南地区最大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2009年,该院确定市人民医院的肿瘤科为对口帮扶对象,启动为期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2013年续签后,开始第二周期的帮扶工作,将加大人才与技术扶持,特别是高精技术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加快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建设,为河源地区的肿瘤患者造福。
日前,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放疗室看到了一套崭新的医疗设备,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卓星介绍,这套全数字化电子直线加速器价值千万,具有当今肿瘤放疗技术中最先进的三维适行调强技术,能量大小可任意调整,可以精确地控制照射肿瘤范围,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少受照射,从而满足不同肿瘤患者治疗的需要。据了解,目前医院已有9 名患者正在接受新仪器的治疗。
不出家门也能治肿瘤
“像我这类肿瘤疾病,以前只能到广州等地的大医院医治,没想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放疗技术。”家住市区的徐伯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突感头晕,行走不便,后入院检查患有肿瘤,家人曾带他到广州等大医院进行医治。后来,得知市人民医院也已经引进了先进设备,开展放疗技术,徐伯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家治疗,成为市人民医院运用放疗技术治疗肿瘤的第一人。刘卓星告诉记者,徐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脑肿瘤已经得到了控制,已从不能行走到现在能独立上楼梯了,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徐伯对抗癌治疗变得信心十足,目前他正在市人民医院继续接受针对肺部肿瘤的治疗。
刘卓星表示,放疗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肿瘤病人中约70%需要使用放疗,并且许多肿瘤经过放射治疗可以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以往,市人民医院只能为肿瘤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或者化疗,如果需要放射治疗,患者只能到广州等大医院去,如今市人民医院引进了先进设备,还得到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大力支持,以往在治疗肿瘤方面“单条腿”走路的现状将会得到彻底改变,而这一改变同时也填补了我市在这一方面的医疗空白。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