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餐具用料被指多是洋垃圾 长期无人监管
大量使用再生料
4月16日和18日,记者以发泡餐具厂商的身份先后两次来到大京九塑胶城调查发泡餐具的用料情况。“找到我,你算找对人了。”16日,唐某见到记者时很兴奋,他们公司同时拥有生产发泡餐具的聚丙乙烯再生料和新料。唐某表示,自2008年从事这个行业以来,他为多家发泡餐具厂提供过原材料。他还透露,再生料的出货量远远大于新料。唐某代理的新料来自上海某公司,价格为13200元/吨,而其自制的再生料只卖9700元/吨。“有客户刚起步时就用我们的料,而且大多数用的是再生料,掺杂少量的新料。”唐某表示,只要掌握好技术配方,再生料和新料掺杂使用,再配一定量的滑石粉,生产出来的餐盒就没什么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为节省成本,用废料(即再生料)生产发泡餐具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
再生料来自洋垃圾
1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唐某的商铺,随其前往附近的工厂。
工厂的一角堆放着废弃水管及其他工业废弃塑胶。唐某告诉记者,这些工业塑胶废弃物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制作发泡餐具再生料的,从国外进口而来,价格便宜。
对于进口工业塑胶废弃物的具体来源,唐某只透露是从贸易公司购买而来。但他向记者证实,再生料和新料混搭是发泡餐具企业的普遍做法,且再生料的比例要高于新料。“我不管客户拿去做什么,只管达到客户的要求。”唐某笑称,他在外吃饭从不用一次性发泡餐盒。
记者调查获悉,发泡餐具行业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近年来多家工厂先后失火,损失惨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聚丙乙烯易燃的特性,加上多数发泡餐具厂管理不规范,缺乏消防意识,同时又处在监管盲区,这个行业的消防隐患长期存在。
监管漏洞拷问
就在记者发稿前,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大浪所工作人员透露,已对辖区内发泡餐具生产商鑫恒塑胶厂进行了检查,但未实施查封,原因是发改委已对该行业解禁。该所工作人员显然忽视了解禁日期为5月1日,且企业从事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需获得新的生产许可和行业准入。而这一系列监管措施尚未出台,换言之,5月1日之前未获批准的企业从事发泡餐具生产销售均属违规。
事实上,这只是发泡餐具监管漏洞的冰山一角。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行业产能,发泡餐具在被禁的14年里都处于增长态势,有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例行公事地实施查封或罚款,风头过后继续生产。
不仅如此,发泡餐具原材料更是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记者从唐某处获悉,在其制造和销售聚丙乙烯再生料的数年时间里,从未遭到监管部门的调查。用工业塑胶废弃物制造再生料,广泛用于发泡餐具生产,这条灰色产业链在业内早已司空见惯,但外界鲜有人知。
业内人士表示,5月1日发泡餐具解禁后,有关部门将严禁再生料的使用。但是,在发泡餐具行业被封杀的时候,违规违法生产尚且大行其道,解禁之后,相关监管能否到位,仍有待观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