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致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改造后的鳄湖公园一景。
电子数码城改造项目预览图。
阅读提示:
阳光灿烂,洒在鳄湖上,泛起点点波纹。市民黄女士推着婴儿车走在鳄湖公园里。她说自己住在上城,亲身感受着鳄湖公园一年里的变化。
“以前排水渠积淤严重,臭气熏天,经过时都要掩鼻快行。现在修建了排水渠,没有臭味,心情都好多了。”黄女士指着对面的护栏说,以前湖滨路的护栏都是石墩和铁链,现在建了木栏杆,又安全又漂亮。
鳄湖公园路段升级改造是源城区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自1988 年城市雏形初现到现在,源城区走过了20 多年。20 多年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源城区变漂亮了,公园多了,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城中之城”正在形成…… 旧城改造,让源城“破茧成蝶”。
为进一步改善旧城区市容市貌,去年源城区举行了旧城改造项目签约动工竣工仪式,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25 亿元,在全区上下掀起了旧城“大建设”的热潮。
【政策篇】
让群众的生活更有品位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
位于新丰江以南的旧城区,始建于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 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反映着一定的建筑风貌和客家特色。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老城区原有的城市格局、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暴露出与时代要求的不适应、与全市发展的不协调。部分规划相对滞后的小街区,由于建成使用时间较长,建筑质量不高,道路狭窄,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已影响到居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为了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使城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源城区在尽量增加绿地、增加道路面积、增加水面面积,保留客家风情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掀起了新一轮旧城改造热潮。
副市长李扬达说,实施旧城改造,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激发老城区在城市发展中的朝气活力,对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源城区作为河源的城区和唯一的市辖区,旧城改造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河源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发展。
源城区委书记罗小聪说,旧城改造,不仅仅是拆旧建新。我们追求的是让源城群众的生活更有品位,让源城的城市资源更加充分利用,让源城的发展更具区域竞争力。他表示,源城要通过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同时提升源城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推进旧城改造的同时培育产业、扩大就业,并以保持风景、突出功能为标准,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全力推进旧城改造项目,努力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去年年底召开的源城区委六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美丽城区,力争率先建成宜居宜业现代山水园林城市,打造全市 “宜居中心”。
目前,该区已完成了御龙湾项目一期及江泮花城项目建设,总长2.5 公里的鳄湖公园环湖绿道建设如期竣工,明源新天地花园项目、中堤路改造工程等旧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举措篇】
上下齐心全力建设“三宜”城市
宜业:
“老城区历史悠久,聚集着城市的商品经济,具有重要的商业地位。然而,随着新城区的日渐繁荣,拉开了与老城区的距离,老城区重要的商业地位逐渐削弱并淡化。”源城区建设局副局长陈果然说,因此,为聚集老城区人气,巩固老城区商贸中心地位,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源城区的旧城改造区域,将围绕城市规划的功能布局,打造成一个个地标性城建公共项目、商业项目、住宅项目,有的还将建成集商业、娱乐、办公、酒店、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以此提升老城区的城市形象和商业地位。
该区上角大桥路的电子数码城改造项目就是打造点状商业圈的一个代表。该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建设,出入通道、排水排污已不能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以致居民群众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为改善和提升该片区的城市面貌,源城区做出拆迁改造方案,经过改造后,此块用地将由原来杂乱无章的瓦房变成一栋16 层集大型商场、办公、商住一体的、具有城市地标性质的综合型建筑。周边道路也将使现有的老江小桥与205国道成为有机整体。
宜居:
绿草地、干净的绿道、悠闲的自行车道……站在鸣凤桥上,看着鳄湖中绿树的倒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为改善鳄湖公园环境,区委、区政府把对鳄湖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列入区政府2012 年旧城改造的重点工程,并作为2012 年区政府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来抓落实。升级改造后的鳄湖公园,以原有历史文化及景点为依托,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式园林景观公园,市民们可以在闹市中感受城市的绿意。
2012 年12 月16 日,源城区鳄湖公园环湖绿道延伸工程 —— 化龙桥东端到人民路鳄湖公园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动工,这是继鳄湖公园环湖绿道改造项目竣工后的又一个情系民生的工程。该工程将于春节前竣工,届时,化龙桥东端到人民路鳄湖公园路段的路面将扩大 3-8 米,原街心花园处将设置23 个免费的临时停车位,一并解决了原来存在的交通、停车问题,并还公园于市民。
然而,“宜居”不单单是改善城区的环境,更是让居者有其屋。目前正在推进的明源新天地花园项目,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据悉,该项目是该区去年建设的保障房、旧城改造安置用房项目,是建设规模最大、规划档次最高的一个,规划总面积约2.5 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8 万多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3 亿元,计划3 年内全部竣工,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年内竣工。建成后约可提供保障性住房168 套,解决168 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约可提供100 套旧城改造安置用房,解决100 户旧城改造被拆迁群众安置问题。
宜游:
2000 年前,圣人孔子就由衷地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旅游者就是城市的客人。一个温馨、有亲和力的“宜居”城市,也一定是个“宜游”的城市。让旅游者感受到城市的魅力,也是旧城改造所要达到的目的。
长堤中路改造工程项目的动工建设就是“宜游”的一个体现,该项目的完工将进一步完善长堤中路道路交通功能,提升新丰江南岸优美的滨水空间,打造一条体现我市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景观休闲带,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散步、休闲、旅游、亲水、赏水、戏水的活动场所。
据规划方案透露,长堤中路道路升级改造设计,主要包括加铺沥青路面、人行道上档次改造、彩色沥青自行车专用道、新建绿化带花池以保护现有古树等内容;在新丰江南岸江面新建一条亲水步道,与上下游现有亲水步道连接起来,亲水步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木板面,宽度3 米;新丰江南、北两岸现有堤岸的景观改造;结合河源新、老八景历史文化,在项目范围设置4 个景观节点:“ 古道榕荫”、 “ 龙津晚渡”、“ 奎阁槎流”、“ 宝江渔唱”,重现当年诗情画意的城市记忆。
本报记者 刘曦 特约记者 黄赟 王邦桃
上一篇:源城区振兴教育造福百姓
下一篇:源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