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源好人”候选人事迹公示及公众投票的公告
关于“河源好人”候选人事迹公示及
公众投票的公告
按照市文明委2013年工作安排,今年继续在全市开展“河源好人”评选推荐活动。经各地各部门推荐,确定了28名候选人。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现将候选人的简要事迹在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河源网、河源论坛上予以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投票和评议。“河源好人”评委会将依据投票情况进行终评,评出“河源好人”若干名。
一、公示时间:
二、公示反馈方式:如对候选人有异议,请通过来信来电等方式实事求是向市文明办反映。联系电话:3313373,地址:河源市文昌北路人防大楼一楼,邮编:517000。
三、投票规则:“河源好人”分五个类别:分别是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好人。请在28名候选人中选出12人,多于12人的为无效票。原则上每个类别不超过3名。
四、投票方式:1、参与纸质投票的请剪下投票表,填好票后直接邮寄或送至市文明办(地址和邮编同上)。2、参与网络投票的请登录河源文明网(http://hy.wenming.cn)、河源网(http://www.heyuan.cn/)、河源论坛(http://bbs.076299.com/)进行投票,网络投票时间:
五、网上评议:广大群众可以在河源文明网、河源网、河源论坛上对候选人发表评议意见和留言。
河源市文明办
“河源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一、“助人为乐好人”候选人
1.叶建美,男,源城区埔前镇埔前村玉胜村民。他是一位患有先天性耳聋、右腿骨坏死等疾病、身残志坚的农民,他主动放弃了政府对残疾人的照顾,自食其力,靠在镇上开理发店养家糊口。2005年,当他得知无人肯到敬老院为老人理发,嫌钱少、麻烦,他主动提出到敬老院为老人免费理发。从此,在9年多的时间里,叶建美从不嫌麻烦,每个月都花一整天时间到敬老院为30多个老人免费理发,对不能走动或因病卧床老人,他毫不忌讳,主动到老人房里为老人服务,人称“雷锋式”的理发师。
2.巩坤,男,河源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主管。他是一位在高新区打工的外来工,主动送昏厥病人及时就医、资助单亲儿童上学、为地震旱灾募捐、组织慈善义卖义演、帮助失明女孩联系眼科医院学校、为孤儿筹集生活费、为孤寡老人联系修补漏水、帮助贫困家庭募捐治疗费,每月固定到社区探望孤寡老人和孩子。09年至今参加组织各类公益活动100多次,服务1500多小时,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五星志愿者”等奖项。为了便于参加志愿活动,2011年专门购买了一辆助力车,两年里往返市区行驶了近
3.薛瑞辉,男,源城区糖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区政协委员、区侨联荣誉主席。2001年成立广东省河源糖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每年投入300多万元无息贷款支持农户种植甘蔗,带动两市三县一区的5000多户农户种植甘蔗1万8千多亩,安排失业人员就业600多人,带动500多户蔗农年增收50多万元。他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开展扶贫助学和支助侨眷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300多万元,帮助50多名贫困学子实现了入学梦,帮助100多户侨眷脱贫致富。公司2002年被源城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私营企业”、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再就业工作先进企业”、2005年他被评为广东省侨联系统先进个人。
4.古伟亮,男,广东电网公司河源源城供电局南郊供电所抄表班班长。2009年加入广东狮子会槎城服务队、河源市创业义工队及河源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协会后至今,每逢周六、日,总是风雨无阻地带领义工们奔波于各个贫困山区的养老院、福利院、五保户、特困病残帮扶对象及特殊学校、慈善募捐场所,开展献爱心行动和创卫环保活动。2011年,古伟亮被源城区妇联评为“爱心父母大联盟先进个人”。被广东狮子会评为优秀会员及一星会员奖,并邀出席中国狮子会第七次全国大会。
5.梁卫星,男,和平县粮食储备公司团支书。2004年创建“和平县助学群”,发展助学志愿者100多名;2012年注册成立了“和平县阳光公益服务中心”,合作筹建了山区第一个志愿者服务基地——爱心驿站。15年来,累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500多次20000多小时,先后为6所学校筹建爱心图书室,价值20多万元;为3所学校筹建综合体育娱乐场,捐赠体育娱乐设施7批次,价值10万多元。累计捐赠学生桌椅400多套,捐赠教、学物品40多批次价值60多万元;受助贫困生600多人,累计助学金80000多元。多次荣获“河源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和平县希望工程“先进个人”,2009年广东省第一批五星志愿者,并荣获五星志愿勋章。
6.王国华,男,河职院教师、明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2012年2月成立了明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员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现在的160多人。多年来,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活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五点学堂”、走进社区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活动、“舞动半边天--广场舞活动。
7.刘天娇,男,龙川车田镇计生办计生专干。他是一名广东省“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多次利用周末、节假日下乡,通过报纸、画册、宣传资料发放等形式进行计生宣传教育。他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群众,随时解答村民疑问和办理各种计生业务,为困难计生户提供生产扶助,帮助调解家庭纠纷,周末、节假日都坚持留在工作单位加班加点,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二、“见义勇为好人”候选人
1.刘文锋,男,连平县邮政(乡邮)投递员。2006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天气非常寒冷,刘文锋送报途经醒狮村时突然发现一位老太太掉到齐腰水位水沟里,他赶紧下车跳入水沟把老太太抱上来,抱到路上发现老太太满脸是血,全身湿透,冻得直打哆嗦口齿不清,刘文锋急忙脱下自己身上那件还没完全湿透的外套披在老太太的身上,然后冒着刺骨的寒风找到当地村主任,一起将老太太送回家里,接着一声不响地离开,当时裤子湿透了,感到冷得刺骨,浑身颤抖的刘文锋还是坚持将邮件、报刊投递完。他长期坚守在邮政投递岗位上,十七年来,一直行走在这条普通却牵动千万群众的乡邮路上,行程超过二十万公里,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坚持为山区群众投送好每一份邮件、报刊,从未发生缺报少刊、丢村甩点、捎转邮件现象。
2.曾力璇,男,广东省河源监狱医院监区住院部主任。2012年,在河源市区某餐馆就餐时,看见一名青年被人从厕所抬着出来,曾力璇赶紧上前帮该青年进行检查。为了争取抢救时间,他主张立即用私家车送医院抢救。因抢救及时,该患者转危为安,身体得到康复。2013年,因公出差的曾力璇正乘坐K358列车返回河源,听到火车广播说车上有名乘客突发腹痛,他赶紧带着急救药箱来到事发车厢,只见一名男乘客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双手捂住腹部不停的喊痛,病情非常紧急。通过询问和检查,诊断患者为肾结石绞痛,给患者注射了对症针水及口服药进行治疗。因为诊断正确和治疗及时,患者的病情慢慢得到了缓解。
3.余钟建,男,源城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医师。2011年,余钟建在科室值守晚班时,发现了一个偷电脑(被偷的电脑是CT工作站的原装专配电脑)的窃贼,为拦住窃贼,在窃贼逃跑过程中被窃贼从放射科门口一直拖至医院大门口,并被窃贼用刀子刺伤了的手,最后他强忍剧痛把窃贼的衣服连同电脑包等一起扯了下来,为医院挽回了二十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三、“敬业奉献好人”候选人
1.谢舒雯,女,连平县上坪镇三洞村村民。2009年回家乡三洞村种植茶叶,她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其茶叶基地由最初的1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亩,年产量500多斤,产值20多万元,茶园发展初具规模,走上了致富之路。2010年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的“农业科技示范户”,2013年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带动100多户群众种茶,免费提供树苗、技术帮助以及销路,扩大种植规模,建立黄牛石山茶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量达到5000多斤。致富之后,自己常常奔波于山外联系一些爱心人士助学,力所能及地资助村里的困难群众、孤寡老人。
2.杨心琼,男,仙塘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所长。把“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事业来做,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为山区群众的优生优育服务。在他服务过的群众心里,他是生殖健康的守护神,家庭幸福的传播者。他不仅是一位诊治疾病的好大夫,还是新型婚育观念的传播者,家庭和谐幸福的指导员,优生优育的积极倡导者。手术台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完成各类计划生育手术3463例,诊断男性科及计划生育相关病人6450人次。他创办的移动婚育课堂经常进学校、入工厂,讲授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等知识,改变了人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计划生育工作者成了育龄群众的贴心人,成了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3.梁春明,男,和平县四联中学教师。十多年来,他曾担任过数学、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且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经常找学生谈心,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甘当学生的“保姆”。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摧残了
4.徐远辉,男,紫金县琴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管。中大毕业后,他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志愿来到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琴口村驻村扶贫,负责管理两个扶贫开发产业化项目——灵芝栽培及花卉种植,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参与种植的农户增收2-6万元,带动了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他自主创业,筹集40万元创办红肉蜜柚种植基地,带动各县区的600户农户发展红肉蜜柚共2000多亩,为推动河源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3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5.梁干英,女,和平县古寨镇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在教坛上耕耘了二十五个春秋,二十五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工作上,勇挑重担,一丝不苟,敢于创新,为学校的课改出谋划策,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课改新路——“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学校的一大教学特色。她全身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把自己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转化了一批又一批的“双待生”。所任学科成绩显著,为县重点中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深爱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由于工作出色多次受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6.欧玉丽,女,河源市第二小学教师。作为班主任,她从不歧视学困生,也不偏袒优等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作业精批细改,积极和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家校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健康成长。她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她所教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本人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09年,荣获河源市第二小学“模范班主任”、“全国少年综合素质大赛“金牌辅导员”称号;2012年,荣获河源市第二小学“先进教师”、河源市第二小学“优秀班主任”、河源市直“优秀教师”、河源市第二小学“德育标兵”称号。
7.杨 芳,女,河源市第二小学教师。“善待每一位学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她的人生信条。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不少后进生得以转化,孩子们都喜欢喊她为“杨姐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杨芳老师不断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多次承担级组、市级示范观摩课,均受好评。学校的中考或期末统考,她所担任数学科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名列年级前茅。几年来,共有7篇教育教学论文荣获省级、市级奖励,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于《少年智力报》等报刊,她本人则被评为全国少年综合素质大赛“金牌辅导员”。
8.黄顺平,男,龙川县司法局佗城镇司法所所长。自2002年8月进入司法行政系统以来,只要是他接手的案件,当事人都愉快地接受了调解。2011年来,他调解各类纠纷68宗,涉及当事人278人,涉案金额为56.8万元,调解疑难复杂纠纷9宗,防止群体性上访9宗,防止群体性事件6宗。11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广东省司法厅评为“五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佗城镇司法所在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2012年9月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荣誉称号。
8.林苑芬,女,源城区地税局征收股股长。自1995年10月进入税务系统来,她心系税收,积极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坚持秉公执法、依法办税,用热忱奉献着无悔的青春,用忠贞书写巾帼税官的执法柔情,用真情感动着身边人,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赞誉和组织上的肯定。曾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和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先进股所长、2007年被评为优秀股长、2010年度被市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至2012年连续五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2012年度当选为“感动广东地税10位人物”。
9.刘少燕,男,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团总支书记。从教八年来,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成绩突出。他努力探索工作新方法,着力构架与青年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创新研究实践“宿舍互助学长制”管理模式,主动进入“微时代”,深得学生的信任;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7人次;获首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发表专业论文7篇,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参编《大学生人文素养》一书3万余字;他屡获校级优秀,2009年获“广东省学生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聘首届德育名师,2012年入围“全国辅导员2011年度人物”提名奖。
10.邓远金,女,源城区雅居乐小学教师。她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教育教学上认真探索教法、学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地在源城区东埔学区上好示范课,经常帮助在教学上有困难的老师。2009年荣获新江办事处优秀班主任;2010年荣获区优秀教师;2012年荣获区优秀教师;2012年撰写的论文《小学班级管理渗透德育艺术新探》荣获省级一等奖;2012年撰写的论文《把创新意识贯穿于教学中》荣获源城区二等奖。
11.刘小玲,女,河源市源城区机关幼儿园园长。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勤政廉洁的行为,敬业高效的工作态度,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风采。在她的带领下,源城区机关幼儿园先后被评为 “省一级幼儿园”、“省学前教育协会实验基地”、“市语言文字示范单位”、“区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区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源城区十佳安全文明校园”、“源城区十佳环保卫生校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百校千师访万家先进单位”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12.黄思雄,男,广东省和平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自1992年11月入职法院以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始终保持兢兢业业、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因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2010年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案例通讯员”; 2011年被评为“和平县人民法院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信息员”。其带领的县法院研究室团体于2009年被市中院评为“全市法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法院调研先进集体”;2010年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2012年被评为“全市法院调研先进集体”。此外,他率领团队多次在《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年度案例》、《河源审判》等省、市级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
13.殷晓婕,女,江源小学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做好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在课堂上,坚持课前5分钟自由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哑巴英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对自己所任教的英语学科有了很强的驾驭能力。在参加学校、学区、源城区公开研讨课中,成绩显著。2011年获得区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年度优秀教师;2011年所教学生在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10人参赛,9人获奖。
四、“孝老爱亲好人”候选人
1. 钟龙香,女,紫金县南岭镇东溪村村民。她婆婆是一个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常被病痛折磨,病情严重时连床都下不来的半残废老人。她照顾婆婆30年如一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不怕脏,坚持给婆婆端水端饭,洗衣洗澡,倒屎倒尿,将老人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地照顾好。钟龙香在孝敬自家婆婆的同时,也悉心照顾隔离屋92岁的叔婆。2007年4月,丈夫在惠州打工时,弄断了左手四个手指,她毫无怨言照顾丈夫。
2.刘观娣,女,龙川县赤光镇潭芬村村民。1997年来,13年毫无怨言耐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直至婆婆安详离世。2004年丈夫因肾结石导致肾萎缩,无法干重活,她勤俭持家,不弃不离,挑起一家的重担。2009年,由于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坍塌,家庭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困境,考上大学的女儿主动向父母提出辍学外出打工的想法,但刘观娣最终以羸弱的身躯再次支撑起兄妹俩的求学梦想。她古道热肠,热心助人。20年来,刘观娣与丈夫同甘苦共患难,在深山里为亲人创造了一个温馨之家、幸福之家。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百名好母亲”、“广东省百名现代好妻子”、“河源市好妻子”、“广东省十大银婚好夫妻”、“河源市银婚好夫妻”等荣誉称号。
3.王友爱,女,和平县阳明鎮珊瑚村村民。2008年5月的一天,其丈夫谢丙昌发生车祸,因伤势严重最终成了植物人。家庭一下陷入了困境,王友爱没有退缩,而是撑起了这个陷入低谷的家,王友爱用她最大的努力,把丈夫照顾好,供儿子上大学直到2010年顺利毕业,想方设法为女儿找工作,鼓励儿女不要被困难打倒,使这个家又重新有了活力。现在的丈夫,身边离不开人,每隔两小时,王友爱就要给丈夫翻一次身,为了减缓肌肉萎缩的程度,她每天还要帮助丈夫锻炼两三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友爱已经服侍丈夫五年,五年来王友爱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无怨无悔。
4.谢雪英,女,龙川县黎咀镇南坑村村民。家里有一个90多岁常年多病的婆婆、三个女儿(其中大女儿是抱养,其中一个患精神病)、一个50岁的小叔和两个未成年的侄子。三十多年来,她细心伺候婆婆和患有精神病的女儿,不离不弃,毫无怨言。两个侄子从出生起就由她料理,对待他们就像亲生孩子一样看待。她用她的乐观开朗和坚强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撑起这个清贫的家。她十分注意邻里团结,尽力帮助邻居,还抽空照顾一个70多岁的五保老人,得到乡里的一致好评。
“河源好人”候选人投票表
序号 |
姓 名 |
类 别 |
投票栏 |
|
序号 |
姓 名 |
类 别 |
投票栏 |
1 |
叶建美 |
助人为乐 |
|
15 |
梁干英 |
敬业奉献 |
| |
2 |
巩 坤 |
助人为乐 |
|
16 |
欧玉丽 |
敬业奉献 |
| |
3 |
薛瑞辉 |
助人为乐 |
|
17 |
杨 芳 |
敬业奉献 |
| |
4 |
古伟亮 |
助人为乐 |
|
18 |
黄顺平 |
上一篇:河源市慈善总会期待市民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倡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