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比文凭更重要
编者按2013 年7 月19 日的《解放日报》“解放周末”专版,刊登了王一与女作家池莉的独家对话。池莉的新书《立》,记录了24 年来与女儿的共同成长,对话就是围绕这本新书展开,并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观点: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盲从和跟随社会大流千篇一律地去对待孩子,就是一种残害。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类鬼话根本就忽悠不了我。
■水和水域就是鱼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就成为什么样的鱼。
■生活中的不少常识被糟蹋、被破坏、被损毁,甚至被遗忘了。
对话的篇幅很长,这里摘录池莉讲话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立”就是“成人”。在我们的常识里,成人就是能够独立生活,能够自食其力,进入社会角色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和沟通,懂得尽量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懂得让自己健康和快乐。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如果我们的孩子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他们拿不到A呢?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孩子是什么?他(她)首先是一个“人”。这个答案听起来虽然有些可笑,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将孩子视作工具,将他们朝一个公共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目标培养,而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盲从和跟随社会大流千篇一律地去对待他(她),就是一种残害。名校毕业、分数成绩和社会角色,不是孩子成功的标准,那些都只是阶段性的身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忽悠”在我们国家一直可以大行其道,这是很奇怪也是应该令人深思的现象。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大“忽悠”。这句话的唯一功能,就是掏你口袋里的钱—— 你要胎教,交钱;你要早教,交钱;你要培养神童,交钱。看看,别人都进世纪英才班了,你不进就落后了。
事实上,人生不是比赛,也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起跑线。爱迪生六七岁了还是木讷的,小学都不愿意收他,最后他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比尔·盖茨刚上大学就退学了,他的很多同学都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比尔·盖茨连毕业证都没拿到,还不是照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用自己爱的行为,去启蒙、引导孩子,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我也一直都没明白:我同辈的以及比我年轻很多的家长们,为什么总是那么愿意被忽悠?
只能说,焦虑和短视,归根到底,都是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权贵主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所导致的恶果。这涉及到发展经济与坚持文化的问题。一个国家,以什么样的“文”来“化” 人,要在国家层面采用真正明智的策略。
依据生活常识行事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不用多说,我们现在的课本知识,就不全是文化。更何况提供课本的人选择的是哪些知识,也是大问题。反正我知道我的一些作品被选入课本,有的被改得一塌糊涂。有教育当然也不等于有教养,“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种高悬在高三教室里的标语,恶气横生,还谈得上教养吗?
最好的教育就是生活方式。比如一条鱼在湖里,它是淡水鱼,长到三五斤,就是大鱼;另一条鱼在海里,它就是海鱼,长到上千斤,也不足为奇。水和水域就是鱼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就成为什么样的鱼。人类也是从三十几亿年前的海洋生物进化到今天的,道理一样。
因此,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你要孩子成为一条什么样的鱼,就给他(她)一个什么样的水域。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至少可以依据生活常识行事,来抚养和教育他(她)。生活常识大多都是很具体的行为准则,比如“伸手不打笑脸人”,“将心比心”,“吃有吃相,睡有睡相,站有站相”,“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等。
常识就像石头一样:古老,恒常,简单,厚实,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地流淌于人类历史,引领我们的生长之路:判断是非公道,实行日常伦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相处相知,相亲相爱——它强大无比,神奇广被,植根最广大人群,代代延续。常识其实是最基本、最自然、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事物轨则;但是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不少常识却被糟蹋、被破坏、被损毁,被遗忘了,怎么能让人不着急呢?
(池莉)
上一篇:家庭教育越好 孩子就越优秀
下一篇:纠正错误观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