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不当耽误孩子成才
笔者在暑假期间走访了大部分教过的学生家庭,通过和学生的家长沟通了解到,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笔者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家长们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存在很多盲点。笔者总结出大部分孩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常存在的五大误区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一、“家长”做派毁灭个性,平等对待巧引导有些父母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儿女除了服从没有别的选择,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严重地遏制了孩子好问、好动、好思想的天性,实际上是在毁灭孩子的个性。笔者建议家长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有问题时,应该积极引导、启发,结合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
二、家长期望过高压抑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家长对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期望远远超过了培养兴趣的范围。孩子的课外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每天像上了弦一样,学习心态自然不会很好。笔者建议家长应该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一味地抱有高期望,结果只会让孩子痛苦,家长失望。
三、简单粗暴用不得,良好行为树典范有些家长把孩子当作发泄工具。这些父母本身性情粗暴,各种各样的、直接的或变相的惩罚和虐待以及对儿童的忽视等等教育方式,都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笔者建议家长们应该从内心深处热爱孩子,别让孩子成了大人发泄不快的工具,应该从自身反思,及时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四、分数排名勿攀比,发挥特长促成才现在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只是一味用成绩、排名来要求孩子盲目攀比。笔者认为分数只代表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而良好行为习惯造福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平时要留意孩子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并要及时地和各科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对待作业和错题的态度。同时教育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习他人的优点,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强迫孩子圆家长当年的梦想是不现实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年未实现的梦想,但是简单地把孩子当做自己“还愿”的工具,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让孩子感觉他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主动学习。笔者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陪伴孩子共成长,教会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成长。
以上五种行为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期盼各位孩子的家长引以为戒。笔者呼吁家长们重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孩子盲目攀比,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点,引导孩子纠正错误,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引领你的孩子走向成功。
连平县溪山中学 谢开好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