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做家务
“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的诚信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使我明白了诚信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我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市二小采访时,该校六年级学生朱蕊告诉记者她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的感想。近期,市二小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讲故事、“我是自理小能手”等主题活动,使 24 字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学生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故事,促24 字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为了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的内容,市二小通过典型故事来展示其内容。学校向全体学生广泛征集一批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的故事,并积极开展讲故事比赛,激励学生争做“故事大王”。一时间,全校上下掀起了一股讲故事、写故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有的同学把身边发生的、听到的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收集并整理出来,有的同学则从书店或通过网络寻找故事。如六年级的陈星宇同学,为了搜集这些故事,他每天放学后就泡到书店里,或回家与父母一起寻找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找到的故事重新组织起来。
这些故事蕴涵着中华优良传统,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富有感染力。借助于让学生写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同学们,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24 字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为更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该校还将各班推荐的6 至8 篇优秀故事作品进行评选,筛选出优秀故事作品编印成册,并把这些优秀故事进行推广,让故事进家庭、进课堂,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优秀故事的传播,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使同学们熟记24 字,感悟24 字,进一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写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来形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实效,该校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同时也要求全体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校要求每位教师做到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带头坚守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据了解,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该校教师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科学设计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和学科教学中。
争做家务,鼓励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在于实践,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实践活动中。该校为此组织了“我是自理小能手”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周末家务作业制度,倡导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按照该校要求,一至二年级的学生每周至少要做1 小时的家务,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周至少要做2 小时的家务。为此,该校特别制作了家务卡,每周交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再反馈给老师,以确保学生在家里的“家务作业”真正落实。
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该校学生家长谢女士欣喜地告诉记者,她儿子在读三年级,放学后经常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等,星期天还帮她到市场上去卖菜,基本不用提醒,他就会主动把自己的事一一做好。二年级学生张乐则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家里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即便想帮忙做一些事情,爷爷奶奶也舍不得让他动手。活动开展以来,他通过老师的教育明白了动手的重要意义,他也想做个“自理小能手”。现在,他主动向父母学做饭做菜,帮父母洗衣服,父母对此倍感欣慰,他自己也十分高兴。
系列活动,将核心价值理念引向深入
除上述活动外,该校还举办了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如“文明上网,从我做起”教育活动,通过列举不文明上网的行为、表现和危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学习健康上网。又如“弯弯腰,捡出洁净校园”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看见垃圾就主动弯腰捡起,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还把这项活动延伸到社区,要求学生在社会上做文明小使者,积极参与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宣传和践行文明礼仪。期间,学校与社区保持紧密联系,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帮助打扫卫生、捡拾垃圾、铲除墙上的“牛皮癣”广告,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社区搞文艺宣传活动时,该校则派出学生参加,为社区群众表演喜闻乐见的节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好评。
本报记者 张晓艳 通讯员 殷新航
上一篇: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下一篇:叶少坤:一位实干型校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