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很多人想拼车回家过年 网友期待拼车被规范

     春节越来越近,对于在外工作的人来说,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回家。然而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不少人开始寄希望于“拼车”,市区各种“拼车回家过年”的广告开始活跃。只是,我市民生论坛不少网友表示,拼车有隐患,有麻烦,实属无奈之举。于是乎,网友发出“拼车什么时候能得到一个合法名分?” 的呼唤。

     “拼车方便、低碳、经济。”“拼车体现了一种节约意识。”“还能充分利用交通工具,缓解交通压力、减少道路拥堵。”在我市民生论坛,网友列举了“拼车”的种种好外,可是,有网友却说,“费用如何分摊、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让人想拼不敢拼!”“有的地方直接将拼车与非法营运画上了等号,予以严厉打击和取缔。”于是,网友们发出共同的呼声,“为什么不给拼车一个合法名分,让拼车行为有保障?”据了解,近日,北京市就下发了《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定义了“合乘”行为,允许合理分摊合乘费用被写入指导意见。根据合乘目的,可分为上下班通勤的长期合乘、节假日返乡的长途短期合乘,其中最大的亮点是,鼓励支持公益性合乘并允许分摊合乘费用。网友们对这一意见表示认可,“从国外的现状来看,‘拼车’行为都受到鼓励和保护,一些国家甚至还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引导,比如欧洲交管部门就会对一人一车过路的行为征收较高的过路、过桥和停车费,激励有车族拼车。”

     当越来越多的人以“ 拼”的姿态为乐的时候,体现出的是对这种全新消费理念的追捧和认同;人们不再执拗地热衷于扮演经济强者,而是学会了坦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分担成本的压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消费理性回归。可是,在不少市民对拼车满怀憧憬之时,拼车问题却已经演变成一个管理部门执法的难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给“拼车”一条生路,为拼车“正名”显得很有必要。我们期望 “拼车”合法化在更广泛的层面得到普及和推行,交通部门能够尽快出台专门针对拼车的法律法规,以明确阐释拼车现象应该如何规范,以及怎样实施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们享受拼车乐趣的同时,不至于“拼”出意想不到的麻烦。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东源县灯塔派出所所长廖远彪走村入户倾听群众心声
下一篇:弱智少女深夜迷路在公路边徘徊 民警巧妙确认其身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