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河源民生论坛网友建议家长把孩子压岁钱变成压岁礼

     给压岁钱算是中国春节里一项必不可少的祝福风俗,但随着压岁钱年年“看涨”,这种祝福竟成了攀比。不少刚刚结婚的年轻人一说起过年发压岁钱就头痛,也有一些家长开始担心“给的压岁钱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针对这一现象,我市民生论坛网友建议把孩子的压岁钱变成压岁礼。

     “刚到手的年终奖金全发压岁钱了。自己小时候每到过年,长辈们也发压岁钱,那个时候也就是最多50 元,现在压岁钱的‘行情’是给自己亲人从一两百涨到五六百,给邻居朋友也得20 元起跳,这才不到几年的时间,压岁钱就翻了好几倍。”“客家地区还好,在我老家潮汕,给老人的红包800元,给小孩也是最少200 元,过年变得更可怕了。”“去年刚结婚,以前收压岁钱的‘人情债’就要开始还了,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压岁钱涨了很多。今年发了2000元年终奖,但几个红包发下去,还‘倒贴’了100元。” 在我市民生论坛,网友们分享自己被“压岁钱”变“压力”的真实故事,鉴于此,有网友甚至发出“取消压岁钱”的建议,也有家长担心,“给孩子的压岁钱太多了反会让他们的‘金钱观’扭曲。”讨论中,网友“掬水月在手”说:“压岁钱取消了不好,不如变成压岁礼?送书,送玩具、文具等,都是好礼物,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压岁。”该网友的建议得到最多的赞,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给压岁钱很科学,明年可以效仿。”

     每逢过年,长辈们总要给晚辈一些“压岁钱”,以传递亲情,表达爱心,这乃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可是“压岁钱”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们贪图享受、不思节俭的不良习气,不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红包分量加重,更滋生了孩子们的“拜金主义”,对晚辈没有教育意义。年年过年,年年压岁钱,大人感觉很平常,孩子也觉得没意思,还不如以“精神压岁”替换“金钱压岁”。“压岁钱”是有价的,而“精神压岁”的馈赠是无价的,其影响也是长远的。“精神压岁” 既有人生经验,又有人生期盼,耐人寻味,意味深长,也可让晚辈养成一个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压岁礼选得好,能寄托长辈对晚辈的希冀与心意,让人难以忘怀,又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孩子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相关热词搜索:压岁钱 河源 民生 论坛


上一篇:情人节当天一男子因感情纠纷捅死情人后喝农药自杀
下一篇:120多位演员到源城区社会福利院送上精彩文艺演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