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有人“跑站”有人以死相逼索要钱 救助站有难念的经

    “帮助像这位老人这样的,我们很乐意,因为她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是需要帮助,也跑来求助。”市救助站一名负责人对记者说。前天凌晨3 点多钟,一市民在华达街发现这位80 多岁的老阿婆,由于阿婆是外地口音,又听不懂普通话,不识路找不到家人,于是报警,警察随后把老人送来救助站。昨天上午10 时许,老人的孙子把老人接回了家。但是记者也采访了解到,救助站经常有一些“不速之客”,让救助站工作人员颇感头疼。

     有人专门“跑站”

     按规定,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形式包括给救助人员提供临时救助,帮助其与家人亲属联系,或根据属地原则送回当地;这些救助时限一般不超过10天。

     据记者采访了解,经常有这类人,他们说自己没钱,没有住的地方,在河源以乞讨为生,就来救助站寻求救助,把救助站当作临时的旅馆,白天出去乞讨,晚上过来睡觉。你问他家在哪里,给他买票让他回家,他就会支吾不语。等救助期限到了,把他清出救助站,他过几天又会回来。“救助的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两次,但一些人一年来几次是常有的事,或者辗转于周边几个市‘赚’救助。”救助站工作人员说。

     提出无理要求

     不仅有人“跑站”,还有一些人把救助站当作免费的“家”。一些来自外地的流浪者,钱花完后就会来救助站,住下来就赖着不走,买回程的车票给他也不要,而是直接要钱。“救助站是不能提供现金救助的,但不给他们,他们就威胁要投诉,有的甚至以死相逼。我们也经常和其他地方的救助站交流,我们发现,这类人游走于全国各地,身上的钱花光了就来救助站,他们先是想尽办法威逼工作人员,要是没要到钱,最起码也可以捞到一张车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人就是钻救助的空子,软磨硬泡,搞得工作人员无法招架。

     见习记者 杨建芳






上一篇:村里来了一位疑似患有精神病妇女 警民帮助她找家人
下一篇:老人闹着要离开福利院回家住 社工李怀青苦口婆心劝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