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事故折射责任链条脱节
本报4 月8 日报道:本月初,本报曾报道市区比华利山庄小区电梯发生故障,一名初中生被困在电梯内两个多小时的新闻,市质监部门对此事高度关注,并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点评:作为高楼大厦的必备设施,近年来电梯的发展速度几乎与城市的发展速度画上了等号。但爆发式的增长,却将电梯潜在的风险不断扩大,最终堆积出日益频繁的电梯安全事故。不可否认,频频发生的电梯事故,从侧面反映了相当部分电梯的老龄化,但笔者认为,监管与维修保养链条的“脱节”,更为电梯安全敲响警钟。而本则消息中透露出的缺乏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恰恰是眼下最令人担忧的事情。电梯安全人命关天,但是电梯的维装费用,又往往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收入成反比,于是对于电梯管理与维护的决策,就会在道德先导和欲望先导之间徘徊,这种博弈很危险,万一赚钱为大的意识战胜了人命关天的意识,后果必难以收拾。其实,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仅仅是希望有关部门或是物业公司对电梯的管理,有更多更细的强制性措施。
本报4 月10 日报道:日前,第29 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州举行。在我市选送的参赛作品当中,由龙川县实验中学高二学生骆凯制造的《太阳能无线智能浇灌控制设备》获得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项奖“海富通创新奖”,是我市唯一荣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的项目。
点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是否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能否成为有用之才,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作为后发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应该重视创新工作,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一方面要经常性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充分挖掘青少年的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要及时研究出台相应激励扶持政策,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从制度和资金上保障青少年创新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栏目主持:吴志坚
上一篇:踏青谨防蚊虫叮咬 建议穿上长衣长裤
下一篇:喜看“六大书记”宣讲团“开拔”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