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孩童频频受虐到底是谁之责

     本报5 月13 日报道:日前,网友 “陌生阿威”在网上发帖,称源城区某学校一名三年级男生惨遭继母暴打,遍体鳞伤,惨不忍睹。记者经过多方查找联系,最终见到该小学男生,其身体上到处是被打过的痕迹。经诊治,彬彬身体幸无生命危险,外敷药就可以康复。目前,公安已介入调查。

     点评: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为何频频遭虐?除了施虐者自身人格缺陷和心理扭曲之外,社会有没有失责之处?实际上,传统观念仍在作怪是原因之一。多数父母仍视子女为私产,认为管教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而如何管教他人无权干涉。亲友或邻居也多认为“这是别人家的事,不便插手”。这种观念延伸到责任追究上,结果就是不了了之。普通百姓陋习尚存不难理解,相关政府部门是否已对此足够重视和尽责却不容忽视。据调查,施虐者长期一人挑起照看3 个儿女的重任,父母、丈夫均不在身边。显然,长期肩负着生活的压力,且缺乏爱人与长辈的关怀,是造成施虐者心理扭曲的主因。然而悲剧已然发生,由于施虐者精神状况及其他问题,公安机关暂时未将其扣留,但不管如何,如果今后施暴者继续对孩童施暴并构成犯罪,那绝不可对施虐者从轻发落,否则,就是全社会的失职,就是对所有儿童的犯罪。

     本报5 月13 日报道:日前,由河源商业中心独家冠名,市文明办、市运管处及本报联合举办的2014 年 “高考爱心直通车”活动拉开序幕后,反响热烈,不少爱心司机纷纷报名参加活动,设在本报的报名热线 3661276响个不停。

     点评:温情送考生,一路传爱心。“高考爱心直通车”,不仅是一个爱心品牌,更是一种凝聚的号召力。 “高考爱心直通车”这一公益活动,看似小事,实则大事,因为这项活动不仅让整个社会介入,如爱心私家车主、出租车司机,更会让获得直接帮助的考生和家长铭记于心。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爱心之士参与进来,并以此弘扬乐于助人、互帮互爱的社会文明风尚,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栏目主持:吴志坚






上一篇:全国旅游技能大赛 河职院学生获佳绩
下一篇:本科转职是否有利人才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