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屠宰场半夜猪叫扰民 相关部门将加强管理计划搬迁

    

资料图片

     和平县阳明镇环城路教育新村一片居民楼中间,有一家生猪屠宰场,屠宰场四周分别是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幼儿园以及居民小区。屠宰场每天凌晨三四点开始屠杀生猪,附近居民、学生常常可以听到“二师兄”的嚎叫声,吵得让人没法睡觉,而且屠宰场的难闻味道、污水排放也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和平县经信局了解到,目前附近居民反映的相关情况已上报到和平县政府,该屠宰场正在着手实施搬迁计划,不过搬迁存在一定难度,仍需要一段时间。

     反映 : “夜半猪叫”扰民

     陈先生住在和平县阳明镇环城路。据他介绍,在他们家不到200 米距离的地方是一家生猪屠宰场,正是这家屠宰场,经常在夜间扰人清梦,“每晚都能听到猪叫声,尤其是凌晨两三点钟,吵得人没法睡觉。”

     长期被屠宰场杀猪产生的 “尖叫声”困扰的并不止陈先生一人。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屠宰场旁边的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阳台里碰到一名曾姓学生。据该学生反映,宿舍与屠宰场挨得很近,屠宰场里传出的杀猪惨叫声,进出的车辆声等,让他们经常从睡梦中醒来,“天快亮了噪声才停,不过刺鼻的臭味就来了,我们基本无法正常生活和休息。”住在屠宰场附近已经10 多年的张女士表示,屠宰场杀猪排放的杂物也比较多,他们经常能闻到一股臭味,有时甚至连窗户都不敢打开。

     7 月11 日凌晨4 点多,记者摸黑来到居民反映的屠宰场一探究竟。在距离屠宰场约300 米的居民楼巷子中,记者听到,屠宰场内杀猪产生的声音尖锐,再走近一看,灯光下屠宰场大门敞开,门口陆陆续续有前来运购猪肉的肉贩。当天上午9 点多,记者再次回到屠宰场时却见到,屠宰场已经退去凌晨的“热闹”,而在屠宰场旁边的一条路上,仍有残留在路边的少量猪粪无人清扫,而这里也正是居民过往的人行道。

     建议 :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

     2012 年附近居民曾到和平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提交了《请求依法关闭屠宰场的申请报告》。他们认为,按照相关的规定,屠宰场已违反“不得妨碍或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距公共场所、医院、居民区等直线距离500 米以上”的选址规定,因此,他们觉得应该让这个屠宰场立即停止经营,并尽快搬迁。

     但记者查阅了《广东省生猪屠宰管理规定》,却发现该规定未对生猪屠宰场所选址做出明确规定。

     解决 :  计划搬迁但有难度

     随后,记者联系了这家名为 “ 和平县肉联厂”的生猪屠宰场。据一名负责人介绍,该肉联厂为1998 年筹建,1999 年正式投入营业使用,目前每天宰猪量近 70 头。该负责人介绍,肉联厂在选址、筹建之初,附近并未有任何居民楼建成,直到2007 年开始,肉联厂周边才开始有居民建起房子。至于居民提出的凌晨屠宰生猪产生的“二师兄”尖叫声的反映,该负责人解释,“没办法,太早没人来杀猪,太晚肉贩赶不及卖。杀猪是在厂内进行,四周有墙壁。”

     针对居民反映的场内污水横流、杀猪后臭味难闻的情况,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肉联厂内有无害化处理等专用设备,其中污水通过管道排到化粪池,在化粪池内经过处理,再将水排到肉联厂后的江流上,“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前来检查,都是没问题的水才排到江里的”。至于臭味,该负责人坦言肉联厂也在这方面做过努力,但仍然难以阻止味道散发到附近。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肉联厂总面积约3000 平方米,一旦搬迁则需要选择5000 平方米左右的地方才够用,除去购买地皮的资金,涉及肉联厂搬迁的设备、人工费预计达五六百万元。

     和平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肉联厂居民曾在两年前就对此事进行反映,目前他们已经联合该县环保局、城管局进行讨论,并将情况汇报到县委县政府,并得到该县有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有计划搬迁,不过涉及到资金、用地问题,搬迁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尽快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争取搬迁计划早日确定下来,让附近居民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今年河源美术类高考斩获颇丰 3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下一篇:一男子被省公安厅公开悬赏通缉 无处藏身投案自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