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捣毁深山里特大制毒窝点 缴获毒品成品逾3百公斤
“K 粉”(氯胺酮)成品300 多公斤、半成品500 多公斤,藏匿在深山废弃养猪场的制毒窝点被捣毁,缴获的毒品之多让民警无比惊骇。昨日,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其于7 月15 日在龙川新田镇捣毁一个特大制毒窝点。
制毒窝点藏匿深山
今年4 月间,龙川警方缉毒部门就掌握到在新田镇双柳村可能存在制毒窝点的线索,并成立了专案组开展前期的秘密侦查工作。
民警调查发现,该制毒窝点在一个叫“河门潭”的深山里,以一废弃养猪场作掩护。该地周围两公里人迹罕至,地形复杂,只有一条小道能够通车,民警通过外围的秘密侦查,对与该窝点有关系的可疑人员与车辆进行严密布控,并多次蹲点伏击,很快掌握了该制毒窝点情况。
捣毁特大制毒窝点
7 月14 日,负责监控的民警发现,该窝点里有多名制毒嫌疑人员运送制毒原料和设备,遂决定收网。
7 月15 日14 时许,20 多名民警果断采取行动,直扑该制毒窝点,先后抓获康某、张某、吴某、黄某4 名制毒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 “K 粉”300 多公斤、半成品500 多公斤及制毒工具一批、运输毒品的小汽车两辆。
据警方审讯初步查明,该制毒团伙成员何某(在逃)通过黄某介绍,利用吴某的废弃养猪场作为制毒窝点。为防止被村民发现,何某负责从外地搞到生产K 粉的原料及加工、销售,并要求运来原料后立即制毒,必须在二至三天内完成一次生产后迅速转移。
目前,4 名涉嫌制毒违法人员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已对在逃的团伙成员何某展开网上追逃。
制毒窝点转移到山区
该制毒窝点生产量如此之大,此前是否已生产成品销售,毒品流向市场呢?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经审讯,龙川警方掌握到,该制毒窝点在今年4 月初开始动工,由于制贩毒品是违法行为,他们不敢请当地民工挖土搭棚,只能自己动手。特别是由于窝点附近还种有成片的杨梅,每到四五月份,这里有不少人采摘杨梅,期间制毒窝点的“建设”还停了一段时间。直到7 月份,窝点工棚搭建好后,才着手首次制毒。为此,警方认为,从目前侦查掌握的证据来看,还没有毒品流向市场。
警方指出,当前制毒有向农村、山区转移的迹向。为确保我市农村地区不成制毒的温床,目前,龙川县率先召开了全县镇村维稳会议,要求当地镇村干部,要对辖区内废弃的养猪场、学校、老屋及矿点进行一次排查,一旦发现,对制毒窝点进行严厉的铲除。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杨飞 张经纬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