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三条道路即将升级改造
化龙路改造后效果图。
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道路的建设和升级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的重点环节。日前,市政府召开一系列相关会议,基本敲定了对市区化龙路、沿江东路、大同南路3 条重要道路的升级改造方案,施工将于近期进行。记者获悉,此次3 条道路的改造升级主要着力于解决新老城区交通拥堵、路面破损以及停车难等问题,是对道路路况的一次综合提升。
化龙路 : 步行街变为车行道
变化程度:★★★★★
准备改造升级的3 条道路中,改造程度最深、变化最大的当属化龙路。这条河源市最早的商业街区的重要商业步行街,将退出历史舞台,变身为双向两车道的车行道。
河源市广源市政设计院是3 条道路改造升级方案的设计单位,该院院长安旭峰告诉记者,化龙路在变为车行道之前,由北往南进入老城的车流目前只能通过中山路、人民路、公园路来分流,道路交通压力大,车辆拥堵严重。同时,化龙路人气不旺、乱摆卖情况已经积重难返,彻底改造势在必行。
从改造后效果图上看,改造将清理掉化龙路中央的绿化带和临时移动商亭,把原先15.4 到17.4 米宽的人行道,变为2 条对向3.5 米宽的车行道、2.5 米宽的停车道以及1.7 至2.7 米宽的人行道,两侧的停车位多达68 个。为了配合人行道改车行道的变化,在化龙路与中堤路的交叉口还将增设控制信号灯和斑马线,并禁止化龙路由南往北车辆左转,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安旭峰表示,改造升级后的化龙路一方面考虑到了车辆到达该区域的可达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步行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化龙路通车对片区商业气氛的影响。“人行道看似只有1.7 至2.7 米宽,但实际上道路两旁的骑楼下方还有一定的步行空间,市民不用担心人行道宽度不够。从前期的走访来看,化龙路两旁的大部分商户都很赞成这个改造方案。”
沿江东路: 道路标准提升档次
变化程度:★★★★☆
沿江路是河源市区最重要的景观道路之一。目前,沿江东路存在道路路面局部下沉、开裂,部分雨水口堵塞,沿线绿化景观欠佳,交通设施不完善,人行道标高参差不齐、宽窄不一,人行道及路缘石破损严重且铺装材料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与升级完成的沿江中路两相对比,其档次低、交通乱、景观差的劣势凸显无遗。
据了解,沿江东路将主要参照沿江中路的改造升级方案,把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修复存在下沉及开裂断板的路面,疏清雨、污管道及雨水口,加高雨、污水井及雨水口和预埋管线,改造道路绿化景观等,全方位、立体式将道路标准提升一个档次。
安旭峰告诉记者,沿江东路改造升级工程的另一个亮点,是原本昏暗破旧的珠河桥人行通道将得到极大改观。“我们将通过更换路缘石并重新铺设人行道板砖、加装通道装饰和路灯、增设通道两旁广告栏等方式,打造一条明亮舒适的人行通道。”
据介绍,沿江东路的改造方案已经基本敲定,目前还在研究的只剩下道路两旁放置绿化树的位置问题。
大同南路: 双向车行道将扩宽
变化程度:★★★★☆
大同南路是新市区垂直于沿江路与红星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交通次干道,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发形成了一条很具地方特色的饮食街。然而,随着交通出行流量的日益增大,交通拥堵成为了该路段最大的痼疾。
记者从改造方案中了解到,此次改造将在原14 米的车行道基础上左右两侧各扩宽1 米,变为16 米车行道。同时拆除道路两旁的树池及路缘石,取消两侧停车带,将原有车行道改造为双向四车道。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改造还将完善重画交通标线,更换交通标志牌及路灯。
据了解,在改造中,如何处理沿线市政管线的迁改整合,以及取消两侧停车带后的停车问题是两个重难点。安旭峰告诉记者,城建部门和设计单位曾就此展开了多次讨论,目前已经制订了多套方案,如新建雨水口、改建污水管道解决市政管线整合问题,分时段停车解决停车难问题等。
本报记者 黄冉
图片来源:河源市广源市政设计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