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微心愿” 恳请您来帮圆梦
然而,“千里来相会”之后,他们依然面临着窘境。父母忙于工作,周围都是陌生的楼房和人群,在这些“小候鸟”的内心深处,仍然有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以及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距离感,他们的“迁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在城市中的“二次留守”。
据统计,目前我市留守儿童约 17.6万人,其中13周岁以下(上小学年龄)的约12.5 万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 71%;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约9.4 万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5%。从有关部门调查的情况看,我市留守儿童特点主要为留守儿童数量大,其中农村边远地区一些乡村约70%家庭都有留守儿童。由于“小候鸟”迁徙仅在寒暑假,记者咨询有关部门得知,我市仍未有“小候鸟”的相关情况调查。
这个暑假,我市的留守儿童及外来的“小候鸟”过得好吗?如何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我市不少单位、社区和社会组织都意识到了这一社会责任,开始行动起来,给务工者和他们的孩子暑期团聚生活提供便利,或免费提供一些暑期活动的场所,或组织一些暑期活动,保障这些孩子在城市的快乐生活。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暑假我市博物馆、公园、部分游乐场等场所都向留守儿童和“小候鸟”敞开大门;广州等地的高校都在组织大学生下乡支教,将关爱带到农村留守儿童家里,与他们一起快乐过暑假;河源市源城区明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新江街道在卫星社区开展关爱社区儿童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向该社区30 名孩子开办手工、影视欣赏等课堂。
而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这些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 “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每天能见上爸妈”。而在这个暑假,他们想收到的礼物也是如此的简单:一个公仔、一个书包、一件衣服……
为满足这些留守儿童和“小候鸟”的心愿,在此,本报发起“暑假帮留守儿童与‘小候鸟’圆微心愿”公益爱心活动,挑选了10 名孩子,将他们的微心愿附录在下方,希望有爱心的人士,和我们携手,帮助他们实现微小的心愿。如果你有经验,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帮助他们圆小心愿;如果你愿意行动,我们可以前往孩子家中,带给他们开心与温暖……有意者请致电13829379865戴小姐。
毛继贤:今年11 岁,下学期上五年级,爸爸妈妈在广州打工。毛继贤说,放暑期后,爸爸回来陪了他几天,并给他报了游泳班,他觉得爸爸在家的日子是最开心的时候。毛继贤和爸爸的感情非常好,平时他经常给爸爸打电话,向爸爸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遇到有高兴的事也会和爸爸分享,他希望爸爸工作不要太累,能常回家陪他。毛继贤的小心愿是拥有一辆自行车,这样他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公园骑行了。
谢伟峰:今年12岁,下学期上六年级,爸爸妈妈都在韶关工作,平时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照看他。虽然爸爸妈妈不在河源,但谢伟峰要外出,如去游泳或到同学家玩,都要打电话经过爸爸的同意才能出去。“过几天我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了,到时他们就会带我去公园玩。”谢伟峰高兴地说,虽然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但是他们每年暑假都会抽空回来,每次回来后都会带他和姐姐逛超市,给他们买好多的东西。谢伟峰说,他的小愿望也是希望得到一辆自行车,但是爸爸说上中学后才给他买,这让他很是失落。
何逸思:今年8 岁,下学期上三年级,爸爸妈妈在广州打工。何逸思说,暑假除了写作业,她天天都在家和妹妹玩积木、看电视。前几天,她还学会了手工制作,做了一朵花准备送给妈妈。何逸思说,她经常给爸爸打电话,有什么高兴的事都要告诉他,“今天有记者采访我的事,我也要打电话告诉爸爸,还有告诉大姑、姑父、表姐、奶奶。”何逸思告诉记者,爸爸每次回家都会带她去游乐场,她觉得自己“很幸福”。她的小心愿是要一条花裙子,因为她觉得妈妈买的衣服“不够漂亮”。
邹静雯:今年13 岁,下学期上五年级,爸爸妈妈在广州工作,一年下来陪伴她的时间是少之又少。邹静雯是这次的采访对象中,少有的主动会帮家里做家务的小孩,她说,暑假期间,她除了每天做点暑假作业,还帮大人分担一些家务活,如拖地、洗衣服、做饭等。邹静雯希望爸爸赚多一点钱,给奶奶买治腰痛的药,但她也希望爸爸在赚钱的同时要注意休息,不要太辛苦了。邹静雯告诉记者,她的小心愿很简单,就是想要一个芭比娃娃。
龙辉:今年9 岁,下学期上三年级,爸爸妈妈都在工地做工,每个星期能回来看她一次。龙辉这个名字看起来很男性化,但她却是一个腼腆的小女孩,连说话声音都是小小的。龙辉说,爸爸在工地上班很辛苦,她经常都会打电话给爸爸,会关心爸爸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叮嘱爸爸工作别太累了。龙辉告诉记者,去年生日的时候,爸爸给她买了一个布娃娃,她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被调皮的弟弟弄坏了,这让她特别伤心。她希望今年暑假能再拥有一个粉红色的布娃娃。
烨航:今年4 岁,老家在梅州,下学期上幼儿园中班。烨航是今年7 月初来河源过暑假的,他至少会在市区待上一个月的时间。在河源,每到周末,爸爸都会带烨航去看电影、逛公园、到游乐场玩,这让他开心不已。平时,因为爸爸工作忙,经常要加班,导致烨航没人照看,只能把他放在老家上学。不过,这种现状很快会改变,因为,烨航爸爸打算明年把小孩接到身边来。这样,烨航希望天天和爸爸在一起的心愿就能实现了。在这个暑假,烨航希望拥有一双溜冰鞋,等学会了,他就可以和刚认识的小伙伴一起溜冰了。
谢秋雨:今年12 岁,和平县礼士镇梅坝村人,父亲在市区打工,母亲在市高新区打工。谢秋雨告诉记者,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她与妹妹只能在和平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半月前刚放暑假,由于想念外出打工的爸妈,懂事的秋雨在征得父母同意之后独自坐车到市区找到父亲,再与父亲来到市高新区看望母亲。而近日,她与妹妹一起从老家过来,住在母亲的宿舍里。母亲上班的时候,秋雨除了看书,还会帮忙打扫宿舍,洗衣服,分担家务。下学期她准备在市区读初中,她最希望得到一个新书包,开始新的生活。
谢璇: 谢秋雨妹妹,今年6 岁,与姐姐相比,谢璇要调皮得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在老家奶奶要忙家务活,照顾谢璇的担子则落在姐姐身上。铅笔坏了、没人陪着玩的时候,谢璇总会哭闹,一直喊着“爸妈”。跟姐姐来到市区后,她也帮着姐姐一起洗碗,有时候,她还会在电视上看厨艺节目,然后将所看到的烹饪方法告诉母亲。谢璇的母亲告诉记者,谢璇性格外向一点,也调皮点,有时候还会惹人生气。不过孩子过来一起住之后,家里多了“尖叫声”确实热闹不少。谢璇经常看动画片,她最想收到的礼物是动画片人物“熊大”或者“熊二”的形象公仔。
陈紫珊:今年11 岁,老家在陆丰市东海镇竹仔围,在老家就读小学四年级,皮肤有点黑的她是个内向腼腆的女孩。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假期过来河源与父母团聚了。10 年前,紫珊才出生没多久,父母就外出打工。来河源与父母团聚前,紫珊说她并不知道父母在外面的生活,暑假过来之后,她才了解到父母在外打工的不易。因此,懂事的陈紫珊经常帮父母做点家务,也会教妹妹懂事点,不要惹爸妈生气,她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开心点。陈紫珊说,她最希望拥有自己的一个手表。
陈珊珊:今年10 岁,与姐姐陈紫珊不一样的是,珊珊是个外向的女孩子。一说起爸妈,她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珊珊上次见到父母还是春节的时候,她说自己跟姐姐在家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有父母陪伴,所以她也希望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这个暑假她们也被父母接到河源,珊珊的婶婶告诉记者,过来之后珊珊还会帮她哄小宝宝睡觉,“当姐姐当得有模有样”。珊珊告诉记者,下学期父母计划将她们姐妹接到河源读书,她希望收到一个新书包,作为新学期的礼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