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筹了钱修路没下文 镇政府:资金缺口大在想办法
尽管存在资金缺口,但镇政府已叫工人与挖掘机对该村道进行路基改造。
近日,本报记者接到和平县长塘镇黄沙村东庄自然村村民的反映,称该村有3.3 公里的机耕路目前尚未进行硬底化改造,村民自发筹钱并上交长塘镇政府,但不知为何迟迟不见动工修路。
12 月18 日,本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开始进行路基改造工程,但由于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该村道的硬底化工程未到正式动工兴建时机。
泥巴小路造成出行不便
据当地村民介绍,东庄村一直靠一条机耕路连接外界,这条机耕路已经有20 多年的历史。“风大的时候会有灰尘,一到下雨天路上就很容易积水,变成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村民表示,由于年久失修,这条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
村民陈维富也告诉记者,这条窄小的机耕路只要到了雨天几乎无处落脚,大车进不来,摩托车更是出不了门,农畜产品运出去销售都是靠人力输送。
筹了钱修路却还无下文
今年年初,在黄沙村委会的组织下,全村村民在今年春节后进行了筹资,每位村民、乡贤捐资金额从 300元到2万元不等,共筹集了27万元。今年4 月上旬,村民将27 万元汇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中,他们都期盼这笔资金能够让泥巴路硬底化。
但是,直到今年12 月份,这条道路仍未见任何动工迹象,村民们的愿望仍没有实现。他们很纳闷,不知道为何自发筹钱修路,到头来路却仍没有开修。
资金缺口大正争取资金
为何村民筹了钱后,泥巴路却未动工硬底化?带着疑问,记者来到长塘镇政府。据镇干部介绍,根据县交通部门的估测,该条村道全长约3.3 公里,总投资约132 万元,其中路基改造约需19.8 万元,路面硬底化需要112.2 万元,除了可立项争取省级补助49.5 万元外,加上村民筹集的27 万元,修路仍缺 55.5 万元。而村民所筹集的27 万元,目前已存入到共管账户上,由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分管长塘镇交通工作的副镇长余彩云告诉记者,根据和平县交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管理的通知》(和交函 [2014]25 号)要求,东庄村的自然村道路基尚未建设完善,自筹资金缺口较大,达不到自然村道硬底化建设要求,目前仍无法开工建设。
余彩云表示,镇政府并非不为村民修路,长塘镇作为一个贫困乡镇,没有办法帮助村里解决自筹资金,只有靠东庄村和社会爱心人士帮助才能解决资金缺口。一旦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和路基验收合格,镇政府将立即向县有关部门申请测量设计和招投标等相关程序,程序审批后,自然村道早日硬底化才有着落,村民们的出行难题才能真正解决。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上一篇:依法护侨提供服务 关爱侨胞温暖民心
下一篇:壹基金到河源温暖孩子的冬天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