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5岁男童患先天性白内障 记者牵线 市残联伸出援手

 
五岁的小能由于一只眼睛看不见,走路还需要大人搀扶。

他靠着墙,不敢独自一个人走,就算扶着墙前行,走了十多步后就会摔倒;他并不是不想走路,而是一只“看不见”的眼睛挡住了他行走的脚步;摔倒了,他也想有母亲在身旁安慰,可是母亲却早已离开他。先天性白内障在我国的发生率为0.05%,这样的不幸却偏偏降临在5 岁男童小能(化名)的身上。

渴望光明却遭遇不幸

出生查出患先天性白内障

渴望光明,是每个人的向往,可5 岁的小能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中。在源城区源西街道办新港路南社区居委会西一路西四巷北里,住着一户原籍为东源新港镇的67 岁村民刘岁昌一家。年过六旬,本该安享晚年,可是为了孙子小能(化名),刘岁昌跟老伴操碎了心。据他介绍,目前5 岁的小能在一出生后,医生就告诉他们孩子眼睛、心脏、脚都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孩子转院治疗。

出生后第二天起,小能没有在父母的怀抱停留多久,就被家人带着奔波在求医的路上。2010 年,刘岁昌与儿子刘宝辉先后辗转于河源、广州两地,最终孩子被带到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并被检查出双眼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不过由于是新生婴儿,医生建议等小能长大些才进行手术。

一边“光明”一边“黑暗”

右眼手术后能看清,但左眼依然如故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幸的事都让刘岁昌一家遇到了。本来家庭情况就一般,如今孙子出生后就需要进行治疗,一家人有些应付不过来。就在小能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却在小能3 岁时突然选择离去,这让刘家人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能让孩子跟其他人一样看到外面的世界, 2013 年11 月,刘家人决定带着孩子到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并希望医生能够为他实施白内障切除手术。

随后,医院为孩子实施手术,不过只是为他的右眼做了手术。在医院等待了几个钟头之后,小能家人得知手术成功,他们也喜出望外。前日下午,记者来到刘岁昌家中,并见到正坐在儿童椅上的小能。刘岁昌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发育迟缓,如今5岁的小能跟两三岁孩子的身高差不多,也无法开口讲话。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本该可以自己走路的孩子,却每天需要坐在这张儿童椅上过日子,每天需要自己的爷爷奶奶盯着照顾。父亲刘宝辉将孩子从这张已经破旧的儿童椅上抱下来,面对记者的镜头,小能十分好奇,他一路扶着家里的墙,一面向记者走来,可是没走几步,就摔倒在地。“他不是不肯走,可能是有一只眼睛看不到,不敢自己走,还要扶着墙,自己又说不了话,所以我们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刘岁昌告诉记者,小能左眼“看不见”,右眼可以看到。小能在家人的照顾下,过着跟同龄人完全不同的 “黑白”生活。

家人盼能给孩子双眼光明

记者牵线,市残联将给予帮助

为了孩子,刘家人先后花了近20 万元的治疗费,本不富裕的一家变得更加穷困潦倒。除了刘岁昌在老家自己种点蔬菜外,原本在摩托店帮人打工的刘宝辉,因为摩托店关门而在近期失业,家里一下没了收入来源。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甘心让孩子另外一只未实施手术的眼睛就这样看不见东西。可是,一想到未还清的债务与高昂的医药费,刘岁昌想都不敢想,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更是潸然泪下。

前日下午4 点半左右,根据刘家人反映的情况,记者带着小能来到市残联,残联一名工作人员得知小能遭遇后表示,他们将与残联康复科协商,并将帮小能联系医院,对其眼睛进行检查,如果孩子的眼睛能够在我市实施手术,残联接下来将会帮助刘家人完成他们的心愿。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白内障 男童


上一篇:男子胆大包天持刀入室 捆绑两位熟睡施主进行抢劫
下一篇:龙川一家5口遭遇惨烈车祸 伤者家庭盼援手渡难关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