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多部门联合打击手机"黑卡"
用手机上网,在网上发布涉枪信息,警方一查,两个手机号竟然没有实名登记,找不到机主。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网警支队获悉,对这两个涉案的“黑卡”,网警部门已报停用,并对该线索展开进一步侦查。据了解,目前我市网警部门正在开展为期一年的治理“黑卡”违法犯罪行动,多部门将联合打击“黑卡”违法行为,维护我市通信网络平安。
什么是“黑卡”?
什么是“黑卡”?对这一问题,有市民很疑惑,“ 我的手机号码两年前换的,当时没有要身份证登记,算黑卡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指出,所谓的电话“黑卡”,是指未进行实名登记并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移动电话卡(含无线上网卡)。
2013 年9 月起,我国要求电话实施实名登记制。据我市相关部门统计,长期以来,由于一些运营商把关不严、存量较多等因素,我市仍存在为数不少的非实名电话卡,这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黑卡”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实施通信信息诈骗、组织恐怖活动的机会。为此,打击、治理“黑卡”,落实手机号实名制势在必行。
市公安局网警支队队长戴永强指出,治理“黑卡”有难度,关键是需要运营商的配合,还要多个执法部门协助治理,这样才能有效对“黑卡”进行打击,更好地维护互联网实名制,打击各类电信诈骗和网上违法犯罪。
据了解,从今年1 月至年底,我市将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黑卡”治理行动。对通信运营商的电话卡销售进行规范管理,对发现未实名登记、有涉嫌“黑卡”的手机号将统一通报相关运营商,采取封号停用措施,确保手机实名制在年底前完成90% 以上。
为此,民警提醒,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手机号还未实名登记,请尽快到营业厅做好登记,避免被停机带来不便。
从源头打击“黑卡”
为有效治理我市“黑卡”隐患,今年1 月19 日,市公安局召开全市网安部门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对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进行部署。
据网警支队民警透露,此前,很多电话号码不用实名登记,一些违法分子利用这一点钻空子,在网上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由于这些手机号码没有实行实名登记,给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今年1 月,多部门开始部署重拳联合整治“黑卡”问题。为督促我市电信运营商贯彻落实手机实名制,从源头治理“黑卡”,网警支队会同市工商、经信部门走访了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就共同做好打击“黑卡”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各运营商从自身抓起,抓好各销售网点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避免一些手机号流失,成为一些违法分子犯罪的工具,成为“黑卡”。目前,警方对市区60 多家电话销售点进行了检查,发现仍有一些销售点存在违规现象。
两涉案“黑卡”被停用
据网警支队透露,为治理一些违法手机号销售网点,民警采取了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市区有销售手机号的营销点进行调查,打击整治仍然违规销售电话卡,不实名登记的社会代理销售点。
据了解,目前电话卡销售主要是运营商自有营业厅、社会代理、网络销售三个渠道。民警指出,对防范“黑卡”来说,从社会代理渠道整治难度相对较大。一旦发现有电话“黑卡”,公安部门将及时采取上报关停措施,并对“黑卡”流出的渠道进行查处;对涉嫌利用电话“黑卡” 从事的违法犯罪活动及时进行立案侦查和依法打击,从源头防范,加大发现力度,从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从多方面加大对“黑卡”的整治。
此外,公安网警部门还加强与缉毒、治安、刑侦等警种的协调合作,组织专门力量,全面开展电话“黑卡”源头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从严打击利用电话“黑卡”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据了解,开展治理“黑卡”行动以来,网警支队已成功发现两个在互联网上发布涉枪信息的“黑卡”,由于该手机号未实名登记,警方已对两涉案手机号采取通报停用措施,对相关线索展开进一步侦查。
本报记者 刁城邦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