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小区二次供水您了解多少?本报记者走访告诉答案

 

“每个月都要交二次供水费用,可二次供水的水池到底在哪里,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前日,家住市区永福路的李先生表示,他家二次供水的水费高,且水质也不好,他怀疑物业没有按相关规定对水池进行清洗和消毒。

近年来,市区高层商住楼不断增多,高层楼房需通过二次供水设施以保证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饮用水需要。那么,您知道小区内是否有二次供水设施?卫生情况如何?多久清洗、消毒一次?清洗人员是否有健康证?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

市民

不知道二次供水位置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泰和花园、建设家园、东江首府、怡景云天等小区的居民,有不少居民虽然知道小区是二次供水,可是提到二次供水水池位置,却没几个知道,对于其清洗、消毒等工作就更不清楚了。

“我们小区的二次供水水池到底是在顶楼还是在地下,我还真不清楚。”市民李小姐表示,她居住的小区采用的是二次供水,每个月除了要交水费外,还要向物业交一笔二次供水产生的电费。对于小区二次供水的卫生情况如何,物业多久清洗一次水池等问题,李小姐表示不清楚。

家住建设大道某小区的罗先生表示,他从来没有打听二次供水水池位置,以及清洗、消毒情况,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也没有主动公布二次供水相关情况。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 个小区居民中,只有雅居乐小区的居民黄小姐表示,小区的二次供水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每次消毒、清洗的时间都会记录下来,并及时向业主公布,而且消毒、清洗人员都有上岗证、卫生健康证。

在采访中,也有不少居民提出这样的疑问,“由物业公司管理二次供水,这样靠谱吗?”有居民表示,他们更希望二次供水由自来水公司直接管理,这样在饮用水安全方面才更加有保障。

调查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力

据市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市区二次供水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没有按时保洁消毒。市区高层建筑的生活用水二次供水池,大多数没有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有些供水池自投入使用以来从来没有消毒清洁过;二是设施陈旧缺乏日常维护。部分供水池金属防护盖的斑斑锈迹对生活用水造成污染,有些供水池连池盖都没有,经常有树叶等杂物掉入池内,甚至有老鼠、昆虫爬进水池里;三是监管不到位。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和商业大厦都已或多或少地承担起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但由于职责不清、卫生知识缺乏等方面的原因,业主委员会、供水公司、城管、卫生等部门对二次供水池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经常管理不到位。

部门

二次供水由物业管理

市水业集团总经理杨华表示,二次供水是为了保障高层用户用水水压而设置的一整套加压流程,是广大居民日常饮用、使用自来水的最后一关,其水质安全与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新市区采用二次供水的小区多达130 个。杨华表示,自来水通过供水管网送达用户终端时,若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不到位、清洗消毒不及时就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二次供水水箱的管理是否严格,是否及时进行了消毒、清洗,尤为重要。

根据《河源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规定(试行)》,二次供水设施日常管理工作由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负责。据介绍,为确保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的安全卫生,市城管局还曾下发通知,要求市区二次供水设施水池(箱) 清洗消毒工作须委托专门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负责,清洗消毒人员必须是具有健康证,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卫生知识的技术人员,清洗消毒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在水池(箱)清洗消毒工作完毕后,须将水样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中的要求,否则,应当采取重新清洗消毒等措施,直到水质达标。同时,还要建立二次供水设施资料档案,并把每次清洗消毒、维护等工作记录归档。

相关链接

政协委员建议加强二次供水管理

在2015 年“两会”期间,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市区二次供水管理的提案》。《提案》指出,为了向市民提供干净、安全的饮用水,改变目前二次供水的管理状况,建议要明确日常管理责任单位,定期进行消毒保洁管理,加强检查落实监管,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提案》指出,市卫生监督所要对小区、商业大厦的清洁消毒工作实行卫生监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质进行常规检测,对从事清洗消毒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的人员方可持证上岗。同时,小区业主委员会要加强对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监管,每次物业公司实施清洁消毒作业后,由业主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签名确认。

同时,《提案》也提到,市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必须由卫生和建设部门共同审核,严格把关,经审核后方可投入建设。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清洗、消毒、调试,经过卫生验收合格后的供水工程项目方能投入使用。对内墙体破损、不够密封、锈蚀的保护盖等二次供水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如没有达到使用标准不得再次使用。

本报记者 戴湄



相关热词搜索:设施 部门 小区


上一篇:全国农民工主题摄影大赛启动 有兴趣的市民可投稿
下一篇:妇女创业可"免息"贷款 去年河源已扶持百名创业者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