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龙川全国首家"五位一体"残疾人康复教育基地掠影

 

课余,孩子们与老师快乐地玩丢手绢游戏。

每天下午,医生都会根据残疾孩子的身体状况做不同的康复治疗。

70 多人的大食堂,吵闹声一片,但孩子们都很开心。

午休,记者的镜头让原本安静的寝室一下子“欢乐”起来。在龙川残疾人康复教育综合服务基地,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拥有美丽可爱的笑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可是他们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走路,甚至连拿东西这样最简单的动作也难以做到,他们是脑瘫患儿……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该基地拍摄了一组他们日常生活的照片,希望能引起社会上更多的关注。

小曾从四川嫁到龙川,儿子出生未满周岁就被诊断出脑瘫,为此,一家人四处求医,几年下来花费了几十万元仍不见好转。去年7 月份,经朋友介绍,小曾将儿子送到了龙川残疾人康复教育综合服务基地,因为孩子太小自己也住了下来帮助做康复治疗,大人和孩子每个月只需交300 元的伙食费。如今,儿子从站不稳、不会走路到现在可以扶着墙走动,并且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可以简单与人沟通。


午休,记者的镜头让原本安静的寝室一下子“欢乐”起来。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像曾妈妈这样的例子,只是龙川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龙川县目前有各类残疾人 6.63 万人,涉及家庭人口近30 万人。2013 年,龙川县残联引进梅州华南康复医疗集团在龙川县投资兴办龙川残疾人康复教育综合服务基地,总投资3000 万元,占地面积70 余亩,设有残疾人康复医院、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等机构,2014 年,该基地创建了集“康复、医疗、教育、托养、科研”五位一体的残疾人康复模式,并成为国内首家 “五位一体”残疾人康复模式的示范性平台。今年11 月,该项目在15 家社会创新观察项目以总分第一名升格为我市社会创新示范项目。

平时,孩子们都称医生护士为“哥哥姐姐”,这位姐姐正在帮孩子训练定力。

目前,该基地有年纪不一,残疾程度不同的孩子70 多人,他们普遍来自一些贫困家庭,正在通过“康复、医疗、教育、托养、科研”五位一体康复模式,慢慢开始蜕变!

基地负责人付建英告诉记者,通过“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可以让很多贫困残疾人获得康复机会,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解决康复教育服务的质量问题,起到“替政府分忧、为残疾人解难”的作用。他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模式能为社会寻求一条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有效模式,为政府降低成本,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康复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的社会效益。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影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天使


上一篇:河源首批80辆公车拍卖会拍出77辆
下一篇:微信点赞扣话费?运营商表示:谣言!点赞只需流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