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惠州“双城夫妻”的幸福秘籍 因为有爱和理解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喂,在家吗?手套和厚袜子都在衣柜左边的格子里,记得明天给女儿带上。”晚饭后,家住明珠华庭小区的程小勇刚在沙发坐下,妻子的电话就来了。一番嘘寒问暖后,夫妻俩才挂断电话。对40 岁的程小勇来说,每天接到一个在惠州的妻子打来的电话,心里才感到踏实和温暖。程小勇的妻子孙英是一名工程师,从12 年前结婚开始,夫妻俩便开始了两地分居的“双城生活”。
程小勇和孙英是大学恋人,在许多大学恋人毕业即分手的咒语下,他们坚持下来了,即便是异地恋,即便是父母的反对,即便是女儿出世后的琐碎艰难,也没能让相知相爱的两人分开,而这一切,源于两人的互相理解。
“妻子一般每星期回来一次,最长的时候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程小勇说。妻子离家后,平时爱睡懒觉的程小勇没有再睡过一个懒觉,为了照顾女儿和父母,他担起了更多的责任。“最难的时候,是老人生病住院、孩子无人照顾时。白天要到医院陪护老人,晚上再去亲戚家把女儿接回家。等到女儿熟睡后,还要加班处理工作上的事儿。”程小勇说,这些,他从未主动对妻子说过,“她一个女人在外工作,本来就不容易,不能再让她担心,给她添乱。”
其实,12 年的“双城生活”,对于程小勇来说最难的不是苦、累,也不是对妻子的思念,而是女儿和妻子之间越来越明显的隔阂。“我生病的时候你在哪儿?我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在哪儿?”2013 年春节期间,孙英批评犯错的女儿,却被女儿说得哑口无言。即便孙英在家,女儿干什么事情也要程小勇陪着,根本不愿意和孙英亲近。半夜里看到妻子偷偷抹泪时,程小勇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那时候开始,程小勇便教育女儿要理解妈妈,明白妈妈的辛苦,每年暑假,程小勇会把年假、探亲假安排出来,放下工作带着女儿和妻子团聚,让女儿了解妈妈在异地工作的辛苦。今年的母亲节,孙英正好在家,在程小勇的建议下,女儿悄悄画了一幅画,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孙英很高兴,把画当珍宝一样藏起来。
“异地夫妻并不少,但一般是男方在外的多,像我们这种,男方要付出得更多。”对于丈夫的付出和理解,孙英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她更用行动表达,每天至少一个电话,言语关心,时不时买礼物寄回家,除了给老公和女儿买,她还给家公家婆买。“对一家人都好,才能让老公省心。”因为有爱和理解,12 年“双城夫妻”每天都是热恋期。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