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将成为河源捐献骨髓第一人 为他点赞!
在十万人当中,寻找一位骨髓与您匹配,并且愿意为你捐献的人,这是一种莫大的缘分。上个月,在我市工作的90后小伙马世超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河源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原来,他的骨髓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需要其前去为这名患者进行捐献。12月28日,马世超将在广州完成骨髓捐献,他也将是河源首例骨髓捐献者。昨日上午,市红十字会还为这位河源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举行欢送仪式。
自愿登记骨髓捐赠 4年后他被选中
马世超是韶关人,成为骨髓捐献者的事还得从18 岁那年说起。这一年,他还在韶关体校就读,一次去献血,有志愿者向他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在了解到骨髓移植对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后,2011 年10 月,他毫不犹豫地成为骨髓捐献登记者之一,他的血液样本也被登记在中华骨髓库里。
上个月,马世超突然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的电话,对方告知:他的血液样本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基因初步结合。紧接着,他在河源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助下,进行多次体检,抽取了血液样本进行高分辨率检测,他和患者的高分辨率配型成功!
昨日上午,马世超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广州做进一步检查,确保 28日能够顺利捐献骨髓。
他是90后退伍军人 一家四代行医
据了解,马世超今年23 岁,原是一名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入伍服役,并在去年退伍,于半年前来到河源工作,目前是一名建筑公司的包工头。马世超说,自己成为骨髓捐赠者,除了最初想帮助别人外,也受到家庭的影响。
原来,马世超自曾祖父一辈到自己的姐姐,四代人都是医生,目前父母与姐姐也在医院上班。“家人都是从事‘救死扶伤’的职业,我也多少受到影响吧。”马世超说,接到通知后,他把这件事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家人也十分同意他为患者捐献骨髓的行为。
还有几天马世超就要进行骨髓捐献,谈及自己是否紧张时,他表示,“心情跟生活还是照常啊,因为这本来就跟献血一样没什么特殊的。”马世超也说,目前还有很多人误解骨髓捐献会损害身体,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至于接受骨髓捐献的患者身份,马世超表示,自己完全不知对方任何信息。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尽管供患双方对见面都无异议,但据国际惯例,骨髓捐献中的供者和患者之间至少应当保证移植一年内不见面的原则。一年后,如果供患双方对见面都无异议的话,双方才能有缘相见。
我市7年来共731例登记 他的捐献将是零突破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河源市工作站于2008年11月18日挂牌成立,至今成功招募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731 人。目前,全省有7.9 万名志愿者登记入库,截止今年10月30日共有380多例成功捐献。此前我市未有志愿者参与骨髓捐献,而马世超的捐献将成为河源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建站几年来才出现首例骨髓捐献?对此,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傅爱锋表示“并不出奇”,他说“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对相符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并非一登记就能够捐献,像买彩票中奖一样。”另外,捐献骨髓成功存在难度,还与部分市民对骨髓捐献、骨髓移植的了解不深有关系。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上一篇:改进小区通信设施 实现光纤入户
下一篇:运用法律化解纠纷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